陈佰乐
副教授、研究员、博导
博士毕业院校: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电话: 021-20685596
办公室: 信息学院1D-401C室
研究方向: 雪崩光电二极管,高速光电探测芯片,III-V族半导体光子芯片,硅基集成激光器和探测器
简介
科研
教学
服务
成果
论文
影集
报道

陈佰乐现为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常任副教授(tenured)、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他的研究团队专注于高性能半导体光电探测芯片和系统的开发,涵盖光通讯、太赫兹通讯、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生物医疗成像、激光雷达、气体传感和量子精密测量等广泛领域。近年来,陈佰乐带领团队实现了超高速近红外探测器(3dB带宽>220GHz @1550nm,是国际上少数能实现200GHz带宽探测器的课题组之一)、高功率红外探测器(工作频率最高可到300GHz, 最大饱和光电流可大于150mA)、高速850nm探测器(3dB带宽>46 GHz)、高速-高响应度中红外宽光谱探测器(3dB 带宽>12 GHz @3-5 µm)、III-V族单像素微型光谱仪(国际上首次提出p-graded-n微型光谱仪结构)和低噪声雪崩光电二极管等一系列III-V族半导体光电探测器,为高性能光电探测器的国产化攻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陈佰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分别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和电子工程博士学位。随后他加入位于美国俄勒冈的Qrovo (前身为Triquint Semiconductor)总部任射频产品研发工程师,从事射频芯片的研究。在工业界积累了多年经验后,他于20161月全职加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现为常任副教授(tenured)、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9,他应邀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电子计算机工程系(John Bowers教授组)访问。他现为美国光学学会Optica旗下知名期刊Optics Express的副主编,同时担任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ciations等20余个期刊的审稿人,也是IEEE Senior Member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截至目前,陈博士已发表期刊论文90余篇,其中6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OpticaACS PhotonicsACS Nano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Optics Express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Letters等国际知名期刊,相关研究工作获得“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应用研究类提名奖,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全国百强一等奖等,并得到多家媒体的报道。陈佰乐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微电子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青年扬帆计划,以及多项中科院重点实验室项目。同时,陈佰乐还担任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科技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科技部领军人才计划、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函评和会评专家。此外,陈佰乐博士主要负责半导体器件物理和光电器件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陈佰乐博士所带领光电器件实验室团队致力于营造一个合作、互助、开放、自由、高效、包容的氛围,在这里希望每一个人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