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宏林,男,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2004年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之后在德国慕尼黑西门子通信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1月起加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9年1月起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起担任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副主任,同年起被聘为上海科技大学的首批特聘教授。2016年1月加入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2019年1月起被聘为二级研究员。曾担任国家863重大项目“频谱资源共享无线通信系统”的总体组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函评和会评、科技部863重点项目、工信部03重大专项等立项评审专家。受聘为2007-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技术预见专家;担任国际电联(ITU)中国代表团的技术专家与提案代表。研究成果获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第二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二完成人)。2015年起被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聘任为外籍教授,并入选“芬兰杰出教授”(Finland Distinguished Professor,FiDiPro)。2016年获得IEEE Jack Neubauer Memorial Award奖(即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的年度最佳论文奖)与IEEE GlobeCom’16(全球通信大会)的最佳论文奖。曾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领军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5G/6G移动通信技术以及脑机接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