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English
学校首页
导航
首 页
学院概况
使命和愿景
学院介绍
院长寄语
顾问委员会
院务委员会
科学研究
研究中心
联合实验室
省部级研究中心
规章制度
采购公告
EHS
最新动向
规章制度
常用资料
科研设备
师资队伍
常任教授
特聘教授
研究人员
支撑人员
行政人员
学生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毕业答辩流程
培养方案
培养与学位授予相关细则
远程答辩公示
本硕博课程体系
本科生教学教务
研究生教学教务
技能培训
学生风采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
招生工作
本科生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
通知公告
报考指南
招生宣传
师生风采
博士研究生招生
招生Q&A
暑期项目
实习就业
实习信息
就业信息
招聘信息
宣讲会
企业导师
新闻信息
新闻
学院活动
国际会议
Newsletter
通知公告
国际交流
年报
卓越讲座
人才招聘
全职教授
科研人员
科研助理
支撑岗位
管理岗位
资料下载
青年论坛
卡片
列表
2025毕业颁证仪式 | 姚期智教授作主旨演讲
毕业季SIST封校长、虞院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上科大信息学院2025年的毕业典礼。首先,祝贺各位同学顺利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学业阶段!你们现在马上就要开启生活的又一新篇章。在此时刻,我想谈谈四点想法供大家参考。第一,今年是上科大信息学院成立的第十二个周年。在短短的十多年内,已经建设成最先进、最有活力的一个顶尖信息学院。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能源、安全、医药这些关键领域,学院都拥有顶尖的一流师资,令人称羡!任何时候看一看你们院的新闻网页,都能够读到许多最新的、了不起的科技进展。上科大信息学院的师生,已经共同努力,打造出了这么优秀的教育和研究环境,我为你们感到骄傲!第二,这是个充满发展机会的时代。信息及相同应用学科是当今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领域。我相信你们当中,本科毕业生都已经发现了自己最热爱的、最有天赋的方向。研究生都已经在专业中掌握了前沿知识,并且已经做出一些研究成果。我常说,人生的最优解就是“尽力做最好的自己”。只要尽力做最好的自己,你们必定能把握时代的巨大发展机遇,创造灿烂的前途!第三,这是个最有挑战性的时代。人工智能等科技正在飞速的改变世界。
2025-07-01
新闻
荷风传薪火 流苏启新程—— 信息学院举办2025届博士学位授予仪式
|Hooding Ceremony|时维仲夏,万木葳蕤。2025年6月27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2025届博士学位授予仪式(Hooding Ceremony)暨优秀毕设、优秀助教及辅修证书颁奖典礼于学院1号楼大厅庄严启幕。校党委书记李儒新院士、院长虞晶怡教授、博士生导师团与百余师生齐聚一堂,共证学术薪火传承,同启青春远征序章。青衿致远 礼承学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仪式在一片期待中拉开帷幕。李儒新书记以传薪继火之怀寄望学人,深情回顾了毕业生们在上科大的求索岁月,赞扬他们秉持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理念,在科研高峰上不懈攀登,以智慧和汗水取得丰硕成果。展望未来,李书记欣喜于毕业生投身国家战略需求领域,他强调这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嘱托的生动实践。李书记勉励毕业生秉持“上科大精神”,以所学服务社会、以创新推动进步,永葆求知求真之心,以坚韧毅力和敢为人先的锐气在各自领域突破,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他表示母校永远是坚强后盾,并祝愿大家前程似锦、事业蒸蒸日上。虞晶怡院长以琢玉育才之心寄语信息学子,2025届博士毕业生们以其卓越的成就和光明的去向
2025-06-30
新闻
科研进展 | 信息学院王浩宇课题组提出数据中心负载点电源轻载能效提升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日益突出。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约8%的电力被数据中心消耗掉。而在实际运行中,许多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平均仅使用了其额定功率的5%至15%,大部分时间处于待机或轻载状态。因此,如何在轻载条件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实现绿色数据中心的关键。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CiPES)王浩宇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数据中心的新型负载点电源解决方案,显著提升轻载工况下的能效表现。图1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示意图跨电感电压调节器(Trans-inductor Voltage Regulator, TLVR)(图2)作为数据中心供电架构中最末级常用的电源拓扑,因其易于扩展和适合多相耦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大电流需求的负载点供电场景。服务器长期运行在轻载状态下,提升该工况下的转换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虽然TLVR系统通常可以采用“切相(Phase Shedding)”技术来降低轻载时的损耗,但由于各相之间存在较强的磁耦合,限制了该策略的实际效果。针对这一挑战,王浩宇团队设计了一种“非线性耦合电感”结构(图3)。该电感在轻载条件下能够自动减弱各
2025-06-25
新闻
信息学院师生多项研究成果入选CVPR 2025
近日,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 2025)在美国田纳西州召开。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全球重要学术会议之一,本届CVPR会议共收到13008份有效投稿,最终录用论文2878篇,录用率为22.1%。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共有13篇论文成功入选,研究内容涵盖具身智能、三维表达、多模态学习、AI for Society等多个计算机视觉前沿方向,充分展现了学院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具身智能AffordDP : 具有可迁移可供性的通用扩散策略Generalizable Diffusion Policy with Transferable Affordance基于扩散的策略在机器人操作任务中表现优异,但在处理域外分布时存在局限。本研究提出AffordDP,利用可供性(affordances)增强对未见对象的泛化能力。通过3D接触点和轨迹建模动静态affordances,结合视觉模型和点云配准实现跨类别泛化,并在扩散采样中引入可供性引导优化动作生成。仿
2025-06-20
新闻
信息学院王浩宇组提出新型变换器调制策略,助力高效率800V直流微电网发展
随着直流微电网对功率等级提升和损耗降低的需求不断增强,系统母线电压已逐步升至800V以上。由于储能系统中常用电池组的电压多为400V等级,对并网双向变换器提出了更高的升压比要求。因此目前广泛采用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结构的多模块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但传统调制方式在宽电压范围内易导致环流增大和零电压开关(ZVS)范围缩小,影响效率。为提升IPOS-DAB在宽电压范围内的效率,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王浩宇团队在基于可调制耦合电感的IPOS-DAB拓扑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混合调制方案,并搭建了一台100 kHz 2 kW的样机进行概念验证。该方案结合非对称脉宽与相移调制,并引入隔直电容,使原副边电压近似匹配,在200–400V输入、800V输出条件下显著优化环流并扩展ZVS范围,实现双向功率传输峰值效率98.3%,20%–100%负载效率不低于96%。图1800V直流微电网示意图图2 变换器拓扑结构此外,两个DAB模块中的独立电感被替换为一个耦合电感,通过调制控制其激励方向,实现等效电感值的两档调节,无需额外电路。根据电压增益与功率需求,系统可动态切换激励
2025-06-06
新闻
【科道领航·科学报国团】对话叶朝锋老师:党员先锋领航,助力实验室成果奔向市场
科道领航·科学报国团“国之所需·吾之所向”访谈对象:叶朝锋老师前言科道书院领航计划,以激发科道学子的家国情怀为核心,以培养报国裕民的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系统构建价值引领、思想启迪、生涯发展、社会服务“四位一体”培养体系。在生涯发展方面,搭建学科实践平台,成立科学报国团,绘制“学科-产业-国家”融合发展蓝图。在新时代的征途上,科研领域不断涌现新的成果与突破,广大科研工作者用智慧与汗水践行着科技强国的梦想。作为上海科技大学科道书院科学报国团成员,我们有幸采访到信息学院的叶朝锋教授,通过对叶老师的采访,我们看到了广大党员在科研领域的先锋带头作用,目睹着他们在“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1对话篇 | 问道·求索·守初心1回应国家重大需求叶教授您好,能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方向吗?在您的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将国家重大需求转化为各项具体的科研目标的?科道书院入党积极分子张铎答我们的研究主要有磁传感器研发与应用、电磁无损检测、生物弱磁测量这些方向,针对不同的传感与检测目标,我们在科研过程中需要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着手,去开发最具适应性的电磁传感与检测手段。我们所从事
2025-06-05
新闻
科研进展 | 信息学院陆娟娟课题组在集成非线性光子学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后摩尔器件与集成系统中心(PMICC)陆娟娟课题组在集成非线性光子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团队采用悬空波导结构,在薄膜铌酸锂平台上成功实现了高增益的布里渊放大器,相关研究成果以“On-Chip Brillouin Amplifier in Suspended Lithium Niobate Nanowaveguides”为题,发表在光学领域国际期刊Laser Photonics Reviews。随着集成光子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光学芯片材料平台层出不穷。其中,薄膜铌酸锂(Thin-Film Lithium Niobate, TFLN)凭借其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脱颖而出,成为实现高速电光调制,高效频率转换和宽带光频梳等器件的理想材料,并展现出巨大的集成潜力。受激布里渊散射作为光子声子相互作用的核心物理过程,在光纤传感和微波光子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传统非悬空TFLN波导中实现的最高布里渊增益仅为3 dB,远未发挥铌酸锂材料高光弹性系数的潜力。陆娟娟课题组提出采用悬空波导结构(图1),通过增强声学模式限制,大幅提升了声光相互作用效率。由于铌酸锂具有
2025-06-04
新闻
激发校园AI应用创新热情!2025上海科技大学AI智能体创新应用大赛报名开启!
“人人会用AI,人人爱用AI”2025上海科技大学AI智能体创新应用大赛正式启动!“技术咖”“业务控”“创意星”们速速集结!即日起至6月22日,全校师生均可报名参赛,用AI重构校园智慧生态。本次大赛旨在借助学校最新上线的AI智能体开发平台-eAgent,激发全校师生的AI应用创新热情,进一步推动AI与学校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一、赛制介绍1.五大赛道驱动,助力AI成果落地本次大赛设置教学赋能、科研支持、校园智慧管理、校园生活服务、自由赛道五大赛道,鼓励参赛选手基于实际应用场景,聚焦技术实现,挖掘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开发可落地的校园智能应用。赛道一:教学赋能聚焦人工智能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应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习体验,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参赛作品可以围绕课程安排、个性化学习方案、作业批改、教学资源推荐等方面展开。赛道二:科研支持探索人工智能助力科研人员提高科研效率,开发基于AI驱动的科研创新应用,如学科工具助手、实验设计、科研数据挖掘与分析、科研团队协作、智能文献管理等。赛道三:校园智慧管理关注校园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智能应用,提升校园管理效率。如校园管理流程优化,智能
2025-05-27
新闻
每页
8
记录
总共
87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109
跳转到
2025毕业颁证仪式 | 姚期智教授作主旨演讲
毕业季SIST封校长、虞院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上科大信息学院2025年的毕业典礼。首先,祝贺各位同学顺利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学业阶段!你们现在马上就要开启生活的又一新篇章。在此时刻,我想谈谈四点想法供大家参考。第一,今年是上科大信息学院成立的第十二个周年。在短短的十多年内,已经建设成最先进、最有活力的一个顶尖信息学院。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能源、安全、医药这些关键领域,学院都拥有顶尖的一流师资,令人称羡!任何时候看一看你们院的新闻网页,都能够读到许多最新的、了不起的科技进展。上科大信息学院的师生,已经共同努力,打造出了这么优秀的教育和研究环境,我为你们感到骄傲!第二,这是个充满发展机会的时代。信息及相同应用学科是当今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领域。我相信你们当中,本科毕业生都已经发现了自己最热爱的、最有天赋的方向。研究生都已经在专业中掌握了前沿知识,并且已经做出一些研究成果。我常说,人生的最优解就是“尽力做最好的自己”。只要尽力做最好的自己,你们必定能把握时代的巨大发展机遇,创造灿烂的前途!第三,这是个最有挑战性的时代。人工智能等科技正在飞速的改变世界。
2025-07-01
新闻
荷风传薪火 流苏启新程—— 信息学院举办2025届博士学位授予仪式
|Hooding Ceremony|时维仲夏,万木葳蕤。2025年6月27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2025届博士学位授予仪式(Hooding Ceremony)暨优秀毕设、优秀助教及辅修证书颁奖典礼于学院1号楼大厅庄严启幕。校党委书记李儒新院士、院长虞晶怡教授、博士生导师团与百余师生齐聚一堂,共证学术薪火传承,同启青春远征序章。青衿致远 礼承学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仪式在一片期待中拉开帷幕。李儒新书记以传薪继火之怀寄望学人,深情回顾了毕业生们在上科大的求索岁月,赞扬他们秉持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理念,在科研高峰上不懈攀登,以智慧和汗水取得丰硕成果。展望未来,李书记欣喜于毕业生投身国家战略需求领域,他强调这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嘱托的生动实践。李书记勉励毕业生秉持“上科大精神”,以所学服务社会、以创新推动进步,永葆求知求真之心,以坚韧毅力和敢为人先的锐气在各自领域突破,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他表示母校永远是坚强后盾,并祝愿大家前程似锦、事业蒸蒸日上。虞晶怡院长以琢玉育才之心寄语信息学子,2025届博士毕业生们以其卓越的成就和光明的去向
2025-06-30
新闻
科研进展 | 信息学院王浩宇课题组提出数据中心负载点电源轻载能效提升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日益突出。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约8%的电力被数据中心消耗掉。而在实际运行中,许多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平均仅使用了其额定功率的5%至15%,大部分时间处于待机或轻载状态。因此,如何在轻载条件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实现绿色数据中心的关键。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CiPES)王浩宇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数据中心的新型负载点电源解决方案,显著提升轻载工况下的能效表现。图1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示意图跨电感电压调节器(Trans-inductor Voltage Regulator, TLVR)(图2)作为数据中心供电架构中最末级常用的电源拓扑,因其易于扩展和适合多相耦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大电流需求的负载点供电场景。服务器长期运行在轻载状态下,提升该工况下的转换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虽然TLVR系统通常可以采用“切相(Phase Shedding)”技术来降低轻载时的损耗,但由于各相之间存在较强的磁耦合,限制了该策略的实际效果。针对这一挑战,王浩宇团队设计了一种“非线性耦合电感”结构(图3)。该电感在轻载条件下能够自动减弱各
2025-06-25
新闻
信息学院师生多项研究成果入选CVPR 2025
近日,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 2025)在美国田纳西州召开。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全球重要学术会议之一,本届CVPR会议共收到13008份有效投稿,最终录用论文2878篇,录用率为22.1%。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共有13篇论文成功入选,研究内容涵盖具身智能、三维表达、多模态学习、AI for Society等多个计算机视觉前沿方向,充分展现了学院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具身智能AffordDP : 具有可迁移可供性的通用扩散策略Generalizable Diffusion Policy with Transferable Affordance基于扩散的策略在机器人操作任务中表现优异,但在处理域外分布时存在局限。本研究提出AffordDP,利用可供性(affordances)增强对未见对象的泛化能力。通过3D接触点和轨迹建模动静态affordances,结合视觉模型和点云配准实现跨类别泛化,并在扩散采样中引入可供性引导优化动作生成。仿
2025-06-20
新闻
信息学院王浩宇组提出新型变换器调制策略,助力高效率800V直流微电网发展
随着直流微电网对功率等级提升和损耗降低的需求不断增强,系统母线电压已逐步升至800V以上。由于储能系统中常用电池组的电压多为400V等级,对并网双向变换器提出了更高的升压比要求。因此目前广泛采用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结构的多模块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但传统调制方式在宽电压范围内易导致环流增大和零电压开关(ZVS)范围缩小,影响效率。为提升IPOS-DAB在宽电压范围内的效率,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王浩宇团队在基于可调制耦合电感的IPOS-DAB拓扑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混合调制方案,并搭建了一台100 kHz 2 kW的样机进行概念验证。该方案结合非对称脉宽与相移调制,并引入隔直电容,使原副边电压近似匹配,在200–400V输入、800V输出条件下显著优化环流并扩展ZVS范围,实现双向功率传输峰值效率98.3%,20%–100%负载效率不低于96%。图1800V直流微电网示意图图2 变换器拓扑结构此外,两个DAB模块中的独立电感被替换为一个耦合电感,通过调制控制其激励方向,实现等效电感值的两档调节,无需额外电路。根据电压增益与功率需求,系统可动态切换激励
2025-06-06
新闻
【科道领航·科学报国团】对话叶朝锋老师:党员先锋领航,助力实验室成果奔向市场
科道领航·科学报国团“国之所需·吾之所向”访谈对象:叶朝锋老师前言科道书院领航计划,以激发科道学子的家国情怀为核心,以培养报国裕民的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系统构建价值引领、思想启迪、生涯发展、社会服务“四位一体”培养体系。在生涯发展方面,搭建学科实践平台,成立科学报国团,绘制“学科-产业-国家”融合发展蓝图。在新时代的征途上,科研领域不断涌现新的成果与突破,广大科研工作者用智慧与汗水践行着科技强国的梦想。作为上海科技大学科道书院科学报国团成员,我们有幸采访到信息学院的叶朝锋教授,通过对叶老师的采访,我们看到了广大党员在科研领域的先锋带头作用,目睹着他们在“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1对话篇 | 问道·求索·守初心1回应国家重大需求叶教授您好,能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方向吗?在您的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将国家重大需求转化为各项具体的科研目标的?科道书院入党积极分子张铎答我们的研究主要有磁传感器研发与应用、电磁无损检测、生物弱磁测量这些方向,针对不同的传感与检测目标,我们在科研过程中需要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着手,去开发最具适应性的电磁传感与检测手段。我们所从事
2025-06-05
新闻
科研进展 | 信息学院陆娟娟课题组在集成非线性光子学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后摩尔器件与集成系统中心(PMICC)陆娟娟课题组在集成非线性光子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团队采用悬空波导结构,在薄膜铌酸锂平台上成功实现了高增益的布里渊放大器,相关研究成果以“On-Chip Brillouin Amplifier in Suspended Lithium Niobate Nanowaveguides”为题,发表在光学领域国际期刊Laser Photonics Reviews。随着集成光子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光学芯片材料平台层出不穷。其中,薄膜铌酸锂(Thin-Film Lithium Niobate, TFLN)凭借其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脱颖而出,成为实现高速电光调制,高效频率转换和宽带光频梳等器件的理想材料,并展现出巨大的集成潜力。受激布里渊散射作为光子声子相互作用的核心物理过程,在光纤传感和微波光子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传统非悬空TFLN波导中实现的最高布里渊增益仅为3 dB,远未发挥铌酸锂材料高光弹性系数的潜力。陆娟娟课题组提出采用悬空波导结构(图1),通过增强声学模式限制,大幅提升了声光相互作用效率。由于铌酸锂具有
2025-06-04
新闻
激发校园AI应用创新热情!2025上海科技大学AI智能体创新应用大赛报名开启!
“人人会用AI,人人爱用AI”2025上海科技大学AI智能体创新应用大赛正式启动!“技术咖”“业务控”“创意星”们速速集结!即日起至6月22日,全校师生均可报名参赛,用AI重构校园智慧生态。本次大赛旨在借助学校最新上线的AI智能体开发平台-eAgent,激发全校师生的AI应用创新热情,进一步推动AI与学校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一、赛制介绍1.五大赛道驱动,助力AI成果落地本次大赛设置教学赋能、科研支持、校园智慧管理、校园生活服务、自由赛道五大赛道,鼓励参赛选手基于实际应用场景,聚焦技术实现,挖掘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开发可落地的校园智能应用。赛道一:教学赋能聚焦人工智能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应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习体验,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参赛作品可以围绕课程安排、个性化学习方案、作业批改、教学资源推荐等方面展开。赛道二:科研支持探索人工智能助力科研人员提高科研效率,开发基于AI驱动的科研创新应用,如学科工具助手、实验设计、科研数据挖掘与分析、科研团队协作、智能文献管理等。赛道三:校园智慧管理关注校园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智能应用,提升校园管理效率。如校园管理流程优化,智能
2025-05-27
新闻
每页
8
记录
总共
87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10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