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English
学校首页
导航
首 页
学院概况
使命和愿景
学院介绍
院长寄语
顾问委员会
院务委员会
科学研究
研究中心
联合实验室
省部级研究中心
科研项目
规章制度
采购公告
EHS
规章制度
常用文档
学习资料
师资队伍
常任教授
特聘教授
访问教授
研究人员
支撑人员
行政人员
学生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本硕博课程体系
本科生教学教务
研究生教学教务
技能培训
学生风采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
招生工作
硕士研究生招生
通知公告
报考指南
招生宣传
师生风采
博士研究生招生
招生Q&A
暑期项目
实习就业
实习信息
就业信息
企业导师
新闻信息
新闻
学术讲座
国际会议
Newsletter
通知公告
国际交流
年报
卓越讲座
人才招聘
全职教授
科研人员
科研助理
支撑岗位
管理岗位
资料下载
青年论坛
卡片
列表
Entropy-SIST Yearbook, 2021
2022-05-09
年报
信息学院陈佰乐团队实现了室温工作超宽光谱光电探测器
近日,信息学院后摩尔器件与集成系统中心陈佰乐团队首次利用单个光电探测器,在室温下实现了从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到延长短波红外的超宽光谱响应。相关成果以“InP-Based Broadband Photodetectors With InGaAs/GaAsSb Type-II Superlattice”为题在半导体器件领域国际知名期刊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发表。由于不同气体具有不同吸收特征峰,从紫外到红外的全光谱探测有助于实现多种气体的检测。目前全光谱探测技术通常利用多个分立的不同波段探测器,系统相对复杂,实现高性能超宽光谱光电探测器将极大地简化探测系统。目前报导的宽光谱探测器往往性能较差,暗电流高,响应光谱鲜有跨越多个波段。为了实现具有更宽的光谱响应,更低暗电流,室温工作的全光谱探测器,研究团队经过探索,成功实现InP基InGaAs和InGaAs/GaAsSb二类超晶格材料宽光谱探测器新方案,器件的探测波段在长波方向可到延长短波红外。此外,还在50nm厚度的P区创新性地设计了AlAsSb电子阻挡层和InAlAs过渡层,将光电探测器的探测波段短波方向延伸至
2022-05-06
新闻
信息学院傅旻帆团队在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因其便捷、安全及自带的物理隔离属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植入式医疗设备和手机手表等消费电子设备。近年来,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使得多负载无线充电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单一或多个发射线圈同时给多个用电设备提供电能时,如何给不同用电设备准确提供所需电能是该研究的主要内容。近日,信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CiPES)傅旻帆团队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Optimal Driving and Loading Scheme for Multiple-Receive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为题在电力电子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上发表。研究团队以单发射多接收无线充电系统为例(系统框架图如图1所示),基于输入输出稳态特性分析,提出以副边DC/DC变换器控制输出功率,原边逆变控制输入激励电流的控制策略,解决了在满足输出需求的同时保证系统效率最大化的关键问题;此外进一步将提出的最优激励电流与现有文献中的最优负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论证了最优激励电流
2022-05-05
新闻
毕业•记忆 | 胡雯漫:幸于选择,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个人简要介绍胡雯漫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高中毕业学校: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个人经历:曾任SI100B,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电磁学助教,获“优秀助教“荣誉称号;曾任Danceholic街舞社社长,参与多场校园大型活动;inSIST创艺部成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赛区二等奖;参与上科大学生代表大会任总监票员;在王雄教授课题组进行科研,于大四上学期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交流毕业去向:获密歇根安娜堡分校,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录取函。毕业后将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ECE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相识我与上科大的相识,早在高二那年。对于当时即将面临高三压力又迷惘于大学选择的我,这样一所与众不同的高校的出现,既让我好奇也让我向往。高二暑假我报名了上科大高中生科技探索营,我被这里现代的校园设施和环境所吸引,在信息学院各个实验室的参观更让我对未来在专业领域的学业和成果有了期待。高考结束后,我以“优秀营员”的身份参加校园开放日,再次与上科大会面,并获得了加分。如同注定会发生的一样,2018年秋我正式成为了这里的一员,自此开始了我大学四年的漫
2022-05-05
学生风采
导师组座谈会|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中英双语环境
双语教学是很多同学刚进入上科大时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有别于高中的中文教学,晦涩难懂的英文和完全陌生的环境,是否让你力不从心,又不知如何下手?现在的你,是否已经在双语环境中游刃有余地切换,或仍有困惑想要求助?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上科大中英文双语教学环境,信息学院于4月29日中午举办了以“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中英双语环境”为主题的线上座谈会。本次座谈会邀请到了信息学院的郑杰教授和范睿教授。两位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且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与困惑。郑杰教授通过分享自己学习英语的心路历程,鼓励同学们要大胆尝试,不断积累。郑老师说,他真正接触到了英文原版教材还是在大学本科学习专业课时,后来决定去美国求学,突然转换到全英文的环境中仍感到很多不适,于是他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渐渐地,他发现观看电视剧和听广播节目对自己提升英语水平很有帮助,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了下去。工作后,在南洋理工大学和上科大的任教经历,也让他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等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进一步地提升。通过分享自己多年来的切身经历,郑杰教授表示,“学习英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需要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随后
2022-05-02
新闻
信息学院王浩团队在非凸优化算法研究领域发表重要科研成果
信息学院王浩课题组与合作者在非凸优化算法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求解非凸Lp范数球投影问题的高效算法。相关成果以“Towards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the Nonconvex Lp-ball Projection: Algorithm and Analysis”为题,被理论机器学习领域知名学术期刊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JMLR)接收。稀疏性已经成为现代数据科学和工程领域中表征感兴趣的参数和信号的基本结构之一。 稀疏性能自然地体现具有少数非零元的$n$-维信号的紧凑模式, 使得信号能够被少于$n$个数据比特的有效信息表示。例如, 在许多机器学习问题中, 稀疏解克服了欠定线性系统的不适定性, 增强了具有大量冗余特征模型的可解释性, 提高了学习系统的泛化性能, 并保证了模型在训练和推理阶段都显著地节省计算量。稀疏性通常是通过施加可以诱导稀疏结构的正则项实现, 由此产生的非凸稀疏优化问题则对数值优化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系统地促进模型解的稀疏性,优化与机器学习社区研究者们对非凸Lp范数球投影问题
2022-04-30
新闻
信息学院杨智策团队实现了一种低成本的实体交互系统
近日,信息学院杨智策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Enabling Tangible Interaction on Non-touch Displays with Optical Mouse Sensor an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为题,在人机交互领域国际知名会议 -- 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2022)上发表。CHI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类”三个A类会议之一,专注于交互式数字技术研究。鼠标、键盘和触摸屏是我们日常和计算机交互的方式,但在有些场景下,人们追求更加契合的交互方式。实体交互界面(Tangible User Interface,TUI)是人机交互领域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重点。实体交互寻求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建立更加直接的联系,它通过实体物品令用户更生动直观地感受并控制数字世界。“召唤你的Amiibo™吧!”是任天堂带给游戏玩家最直观的实体交互体验,用户可使用游戏人物手办同与虚拟游戏世界建立联系。不仅是游戏,实体交互还可与众多领域结合,比
2022-04-30
新闻
2022年留学工作坊-No.6
2022-04-29
新闻
每页
8
记录
总共
50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64
跳转到
Entropy-SIST Yearbook, 2021
2022-05-09
年报
信息学院陈佰乐团队实现了室温工作超宽光谱光电探测器
近日,信息学院后摩尔器件与集成系统中心陈佰乐团队首次利用单个光电探测器,在室温下实现了从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到延长短波红外的超宽光谱响应。相关成果以“InP-Based Broadband Photodetectors With InGaAs/GaAsSb Type-II Superlattice”为题在半导体器件领域国际知名期刊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发表。由于不同气体具有不同吸收特征峰,从紫外到红外的全光谱探测有助于实现多种气体的检测。目前全光谱探测技术通常利用多个分立的不同波段探测器,系统相对复杂,实现高性能超宽光谱光电探测器将极大地简化探测系统。目前报导的宽光谱探测器往往性能较差,暗电流高,响应光谱鲜有跨越多个波段。为了实现具有更宽的光谱响应,更低暗电流,室温工作的全光谱探测器,研究团队经过探索,成功实现InP基InGaAs和InGaAs/GaAsSb二类超晶格材料宽光谱探测器新方案,器件的探测波段在长波方向可到延长短波红外。此外,还在50nm厚度的P区创新性地设计了AlAsSb电子阻挡层和InAlAs过渡层,将光电探测器的探测波段短波方向延伸至
2022-05-06
新闻
信息学院傅旻帆团队在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因其便捷、安全及自带的物理隔离属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植入式医疗设备和手机手表等消费电子设备。近年来,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使得多负载无线充电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单一或多个发射线圈同时给多个用电设备提供电能时,如何给不同用电设备准确提供所需电能是该研究的主要内容。近日,信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CiPES)傅旻帆团队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Optimal Driving and Loading Scheme for Multiple-Receive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为题在电力电子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上发表。研究团队以单发射多接收无线充电系统为例(系统框架图如图1所示),基于输入输出稳态特性分析,提出以副边DC/DC变换器控制输出功率,原边逆变控制输入激励电流的控制策略,解决了在满足输出需求的同时保证系统效率最大化的关键问题;此外进一步将提出的最优激励电流与现有文献中的最优负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论证了最优激励电流
2022-05-05
新闻
毕业•记忆 | 胡雯漫:幸于选择,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个人简要介绍胡雯漫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高中毕业学校: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个人经历:曾任SI100B,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电磁学助教,获“优秀助教“荣誉称号;曾任Danceholic街舞社社长,参与多场校园大型活动;inSIST创艺部成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赛区二等奖;参与上科大学生代表大会任总监票员;在王雄教授课题组进行科研,于大四上学期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交流毕业去向:获密歇根安娜堡分校,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录取函。毕业后将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ECE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相识我与上科大的相识,早在高二那年。对于当时即将面临高三压力又迷惘于大学选择的我,这样一所与众不同的高校的出现,既让我好奇也让我向往。高二暑假我报名了上科大高中生科技探索营,我被这里现代的校园设施和环境所吸引,在信息学院各个实验室的参观更让我对未来在专业领域的学业和成果有了期待。高考结束后,我以“优秀营员”的身份参加校园开放日,再次与上科大会面,并获得了加分。如同注定会发生的一样,2018年秋我正式成为了这里的一员,自此开始了我大学四年的漫
2022-05-05
学生风采
导师组座谈会|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中英双语环境
双语教学是很多同学刚进入上科大时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有别于高中的中文教学,晦涩难懂的英文和完全陌生的环境,是否让你力不从心,又不知如何下手?现在的你,是否已经在双语环境中游刃有余地切换,或仍有困惑想要求助?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上科大中英文双语教学环境,信息学院于4月29日中午举办了以“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中英双语环境”为主题的线上座谈会。本次座谈会邀请到了信息学院的郑杰教授和范睿教授。两位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且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与困惑。郑杰教授通过分享自己学习英语的心路历程,鼓励同学们要大胆尝试,不断积累。郑老师说,他真正接触到了英文原版教材还是在大学本科学习专业课时,后来决定去美国求学,突然转换到全英文的环境中仍感到很多不适,于是他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渐渐地,他发现观看电视剧和听广播节目对自己提升英语水平很有帮助,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了下去。工作后,在南洋理工大学和上科大的任教经历,也让他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等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进一步地提升。通过分享自己多年来的切身经历,郑杰教授表示,“学习英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需要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随后
2022-05-02
新闻
信息学院王浩团队在非凸优化算法研究领域发表重要科研成果
信息学院王浩课题组与合作者在非凸优化算法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求解非凸Lp范数球投影问题的高效算法。相关成果以“Towards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the Nonconvex Lp-ball Projection: Algorithm and Analysis”为题,被理论机器学习领域知名学术期刊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JMLR)接收。稀疏性已经成为现代数据科学和工程领域中表征感兴趣的参数和信号的基本结构之一。 稀疏性能自然地体现具有少数非零元的$n$-维信号的紧凑模式, 使得信号能够被少于$n$个数据比特的有效信息表示。例如, 在许多机器学习问题中, 稀疏解克服了欠定线性系统的不适定性, 增强了具有大量冗余特征模型的可解释性, 提高了学习系统的泛化性能, 并保证了模型在训练和推理阶段都显著地节省计算量。稀疏性通常是通过施加可以诱导稀疏结构的正则项实现, 由此产生的非凸稀疏优化问题则对数值优化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系统地促进模型解的稀疏性,优化与机器学习社区研究者们对非凸Lp范数球投影问题
2022-04-30
新闻
信息学院杨智策团队实现了一种低成本的实体交互系统
近日,信息学院杨智策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Enabling Tangible Interaction on Non-touch Displays with Optical Mouse Sensor an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为题,在人机交互领域国际知名会议 -- 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2022)上发表。CHI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类”三个A类会议之一,专注于交互式数字技术研究。鼠标、键盘和触摸屏是我们日常和计算机交互的方式,但在有些场景下,人们追求更加契合的交互方式。实体交互界面(Tangible User Interface,TUI)是人机交互领域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重点。实体交互寻求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建立更加直接的联系,它通过实体物品令用户更生动直观地感受并控制数字世界。“召唤你的Amiibo™吧!”是任天堂带给游戏玩家最直观的实体交互体验,用户可使用游戏人物手办同与虚拟游戏世界建立联系。不仅是游戏,实体交互还可与众多领域结合,比
2022-04-30
新闻
2022年留学工作坊-No.6
2022-04-29
新闻
每页
8
记录
总共
50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64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