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English
学校首页
导航
首 页
学院概况
使命和愿景
学院介绍
院长寄语
顾问委员会
院务委员会
科学研究
研究中心
联合实验室
省部级研究中心
规章制度
采购公告
EHS
规章制度
常用文档
学习资料
科研设备
师资队伍
常任教授
特聘教授
访问教授
研究人员
支撑人员
行政人员
学生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毕业答辩流程
培养方案
培养与学位授予相关细则
远程答辩公示
本硕博课程体系
本科生教学教务
研究生教学教务
技能培训
学生风采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
招生工作
硕士研究生招生
通知公告
报考指南
招生宣传
师生风采
博士研究生招生
招生Q&A
暑期项目
实习就业
实习信息
就业信息
招聘信息
宣讲会
企业导师
新闻信息
新闻
学术讲座
国际会议
Newsletter
通知公告
国际交流
年报
卓越讲座
人才招聘
全职教授
科研人员
科研助理
支撑岗位
管理岗位
资料下载
青年论坛
卡片
列表
摘取计算机王冠上的明珠从《计算机体系结构III》开始!
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急需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为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科技人才,上海科技大学的专业课程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选用国际经典教材/教参,采取双语或全英文教学。上科大信息学院的《计算机体系结构III》就是结合国际权威教材与国内教学研究经验而精心设计的一门全英文教学课程。课程简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芯片(self-driving chips)是通过什么方法提高其可靠性的?太湖之光安装了40960个中国自主研发的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是通过什么样的架构设计提升其计算速度?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将通过什么方式为新一代芯片材料、高性能量子计算机的开发奠定基础?科学家们如何利用谷歌的悬铃木量子计算机(Sycamore quantum computer)模拟制造出一个全息“虫洞”(wormhole)?计算机自动化正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通过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III》高阶课程,可以让我们对以上问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多个维度建立起高性能计算的基本系统观。可以说,学好《计算机体系结构III》,是帮助我们摘取
2023-04-23
新闻
信息学院刘宇课题组本科生围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故障定位发表多项研究成果
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参与前沿科学研究是上科大本科生培养的一大特色。这一创新培养模式正持续取得积极成效。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刘宇教授课题组本科生的三篇论文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学术年会(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PESGM)接收录用。研究围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故障定位原理开展,以保障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PESGM由IEEE电力与能源学会主办,是电力系统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基于动态状态估计的多端混合线路继电保护原理近年来,为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输电线路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例如,针对海上风电接入陆地电网的场景,地上架空线路与地下电缆常构成多端混合线路,此时传统的线路保护方案适用性存在一定挑战。为此,信息学院刘宇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状态估计的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方案。该方案基于输电线路的多端时域量测构建保护判据。同时,针对多端混合输电线路精确建模的挑战,其充分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精确补偿对地容性电流,有效缩短了保护动作时间,提升了保护的
2023-04-21
新闻
探寻SIST教授的故事|屠可伟:探索与“re”+“search”
写在前面对于大学生而言,常常会感觉到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也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师、前辈的指点,或者从前辈们的故事中得到借鉴和经验,从中汲取未来继续前行的力量。于是,“探寻SIST教授的故事”栏目便这样推出了。我们在匿名问卷中收获了大家的推荐。首期,我们将采访的是屠可伟教授。教授简介屠可伟上科大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员、博导研究领域: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求学经历:屠可伟于2002和200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12年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2至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系与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学生培养:现有12名学生(6博6硕),已毕业14名学生(5博9硕);研究生毕业出路:出国深造:美国麻省理工(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后offer)、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后);国内就业:阿里巴巴达摩院(阿里星计划两人)、腾讯、百度、网易、初创企业(乐言、小马智行)等;北京BIGAI研究院、国防科大。KEEP MOVINGChapter 1►“我希望我研究的东西在人工智能
2023-04-20
新闻
上海科技大学张海鹏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的交通运输需求时空建模方法
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准确预测有助于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浪费,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然而该任务的难点在于区域之间复杂的时空关系,具体表现为:1)区域之间存在由多种关系构成的复合关系;2)空间关系具有异质性;3)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的同时性。图1 STHAN框架图针对以上难点,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张海鹏课题组提出了一个基于时空异构图的运输需求预测模型 (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ous graph Attention Network, STHAN)。研究团队采用具有多种边类型与元路径的时空异构图来刻画区域之间的多种空间关系和复合关系,设计了一种包括节点层次和元路径层次的层次注意力机制以捕捉空间关系的异质性,并在时空异构图中加入时间类型的边,以期连接过去和现在的区域节点,帮助描摹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的同时性。实验证明,研究团队提出的模型在4个真实场景的数据集上均超越了当前最优方法。相关成果以题为STHAN: Transportation Demand Forecasting with Compound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s发
2023-04-14
新闻
上海科技大学:十年一剑,勇创“一流”
这是一所“年轻”又特殊的小规模大学。2013年9月30日,上海科技大学正式建立,成为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小而精”、体制活、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深度融合成为了这所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鲜明标识。这是一所“实力”与“活力”兼具的一流大学。2022年备受关注的全国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上科大成为新增的7所高校之一,也是上海唯一新增的一所“双一流”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列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此时,距离上科大成立,还不足十年!上科大一举成为“最年轻的“双一流”高校”!“立志、成才、报国、裕民”是上科大始终倡导并践行的育人理念。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也使学校学科建设步入快车道。十年中,上科大探索走出了一条科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学科发展、创新策源、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显著。《上海教育》杂志2023年4月1日刊特别推出《上海科技大学:十年一剑,勇创“一流”》专题报道,探寻这所不一般的大学十年铸一剑背后的一流创新之路,并独家专访了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印杰。全新电子刊让你先睹为快!扫码了解专题详细内容
2023-04-12
新闻
喜讯!上科大获批建设“智能感知与人机协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十四五”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名单。上海科技大学“智能感知与人机协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立项建设。“智能感知与人机协同”重点实验室依托上科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结合智能感知、大语言模型、机器人技术、多智能体等前沿方法,旨在探索下一代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发展和相互增强,建立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交互协作的新型理论基础和实验平台。实验室以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理论为研究重点,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将视觉感知、多模态数据分析与知识推理相结合,开展虚拟和增强现实、仿生智能和人机交互等跨领域、开创性研究。实验室目前已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搭建了国内第一个光场大数据智能视觉计算平台,突破人机交互场景重建和感知的数据壁垒;开发了智能视觉系统以及三维传感系统,实现对三维物理世界进行高精度的静态复刻;构建大规模多模态感知信息采集系统,构建以人为主的大场景三维感知;研发了面向神经辐射场渲染的专用处理器芯片,完善交互系统落地应用所必需的硬件生态。实验室自主研发搭建系列光场采集设备,突破人机交互场景重建和感知的数据壁垒自主研发的多视角高精度人物动捕系统自主研发的大规模多模
2023-04-06
新闻
上科大学生团队喜获第三届阳光电源高校创新大赛亚军
燃青春 创未来阳光电源高校创新大赛3月24日,第三届阳光电源高校创新大赛决赛落下帷幕。经过现场测试与答辩评选,上海科技大学SIST-Pearl代表队荣获亚军。该团队由上科大信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束冬冬(2020级博士生)、潘其山(2022级硕士生)、周明德(2021级博士生)、梁家伟(2022级博士生)组成,指导老师为信息学院副教授王浩宇。阳光电源高校创新大赛是由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知名电力电子设计竞赛,聚焦工业界电力电子领域难题。第三届阳光电源高校创新大赛围绕“宽范围输入高效高功率密度供电电源”这一赛题,旨在为1500V光伏发电系统提供更高功率密度、更高效率、更高可靠性的辅助供电方案。辅助电源模块是连接光伏板与低压负载的重要部件。由于光伏能源的不稳定性,1500V光伏系统的工作电压在250V-1700V的超宽范围内波动;同时,光伏电站中的传感器、控制器和驱动电路等低压负载工作电压通常为24V,需要辅助电源模块进行供电。这为高效、高功率密度的辅助电源模块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图|赛题解读为了满足宽输入电压范围和高降压比的需求,团队采用了单级式、原边串联副边并联的反激拓扑结构,
2023-03-29
新闻
信息学院蔡夕然课题组提出超声和光声断层成像目标分割新方法
在超声和光声断层成像的图像重建过程中,只有目标物体内部才是感兴趣的区域。由于缺少先验的边界信息,通常需要对整个视场进行图像重建,造成计算资源的浪费。获得成像目标的边界信息除能节省计算资源外,还能补偿由于声速不匹配带来的相位畸变,提高图像分辨率和对比度。目前,物体边界提取方法主要是在重建后的图像上进行图像分割,结果容易受到图像本身重建质量的影响。例如,重建图像中存在的噪声、伪影和低对比度会降低分割的质量。针对上述问题,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蔡夕然课题组提出了一种信号域的目标边界分割方法,从超声信号中直接提取目标边界位置信息进行分割。该方法无需图像重建即可直接从原始超声信号中恢复成像目标的边界信息,在人手指和小鼠躯干超声/光声实验中展现了很好的鲁棒性(图2)。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分割方法的结果依赖图像重建质量的问题,也可以和后续的超声/光声断层成像的图像重建无缝衔接,提高重建质量。此项工作由上海科技大学独立完成,研究成果以“A Signal Domain Object Segmentation Method for Ultrasound and Photoacoustic Comput
2023-03-26
新闻
每页
8
记录
总共
61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77
跳转到
摘取计算机王冠上的明珠从《计算机体系结构III》开始!
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急需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为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科技人才,上海科技大学的专业课程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选用国际经典教材/教参,采取双语或全英文教学。上科大信息学院的《计算机体系结构III》就是结合国际权威教材与国内教学研究经验而精心设计的一门全英文教学课程。课程简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芯片(self-driving chips)是通过什么方法提高其可靠性的?太湖之光安装了40960个中国自主研发的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是通过什么样的架构设计提升其计算速度?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将通过什么方式为新一代芯片材料、高性能量子计算机的开发奠定基础?科学家们如何利用谷歌的悬铃木量子计算机(Sycamore quantum computer)模拟制造出一个全息“虫洞”(wormhole)?计算机自动化正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通过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III》高阶课程,可以让我们对以上问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多个维度建立起高性能计算的基本系统观。可以说,学好《计算机体系结构III》,是帮助我们摘取
2023-04-23
新闻
信息学院刘宇课题组本科生围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故障定位发表多项研究成果
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参与前沿科学研究是上科大本科生培养的一大特色。这一创新培养模式正持续取得积极成效。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刘宇教授课题组本科生的三篇论文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学术年会(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PESGM)接收录用。研究围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故障定位原理开展,以保障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PESGM由IEEE电力与能源学会主办,是电力系统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基于动态状态估计的多端混合线路继电保护原理近年来,为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输电线路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例如,针对海上风电接入陆地电网的场景,地上架空线路与地下电缆常构成多端混合线路,此时传统的线路保护方案适用性存在一定挑战。为此,信息学院刘宇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状态估计的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方案。该方案基于输电线路的多端时域量测构建保护判据。同时,针对多端混合输电线路精确建模的挑战,其充分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精确补偿对地容性电流,有效缩短了保护动作时间,提升了保护的
2023-04-21
新闻
探寻SIST教授的故事|屠可伟:探索与“re”+“search”
写在前面对于大学生而言,常常会感觉到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也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师、前辈的指点,或者从前辈们的故事中得到借鉴和经验,从中汲取未来继续前行的力量。于是,“探寻SIST教授的故事”栏目便这样推出了。我们在匿名问卷中收获了大家的推荐。首期,我们将采访的是屠可伟教授。教授简介屠可伟上科大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员、博导研究领域: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求学经历:屠可伟于2002和200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12年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2至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系与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学生培养:现有12名学生(6博6硕),已毕业14名学生(5博9硕);研究生毕业出路:出国深造:美国麻省理工(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后offer)、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后);国内就业:阿里巴巴达摩院(阿里星计划两人)、腾讯、百度、网易、初创企业(乐言、小马智行)等;北京BIGAI研究院、国防科大。KEEP MOVINGChapter 1►“我希望我研究的东西在人工智能
2023-04-20
新闻
上海科技大学张海鹏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的交通运输需求时空建模方法
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准确预测有助于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浪费,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然而该任务的难点在于区域之间复杂的时空关系,具体表现为:1)区域之间存在由多种关系构成的复合关系;2)空间关系具有异质性;3)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的同时性。图1 STHAN框架图针对以上难点,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张海鹏课题组提出了一个基于时空异构图的运输需求预测模型 (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ous graph Attention Network, STHAN)。研究团队采用具有多种边类型与元路径的时空异构图来刻画区域之间的多种空间关系和复合关系,设计了一种包括节点层次和元路径层次的层次注意力机制以捕捉空间关系的异质性,并在时空异构图中加入时间类型的边,以期连接过去和现在的区域节点,帮助描摹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的同时性。实验证明,研究团队提出的模型在4个真实场景的数据集上均超越了当前最优方法。相关成果以题为STHAN: Transportation Demand Forecasting with Compound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s发
2023-04-14
新闻
上海科技大学:十年一剑,勇创“一流”
这是一所“年轻”又特殊的小规模大学。2013年9月30日,上海科技大学正式建立,成为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小而精”、体制活、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深度融合成为了这所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鲜明标识。这是一所“实力”与“活力”兼具的一流大学。2022年备受关注的全国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上科大成为新增的7所高校之一,也是上海唯一新增的一所“双一流”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列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此时,距离上科大成立,还不足十年!上科大一举成为“最年轻的“双一流”高校”!“立志、成才、报国、裕民”是上科大始终倡导并践行的育人理念。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也使学校学科建设步入快车道。十年中,上科大探索走出了一条科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学科发展、创新策源、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显著。《上海教育》杂志2023年4月1日刊特别推出《上海科技大学:十年一剑,勇创“一流”》专题报道,探寻这所不一般的大学十年铸一剑背后的一流创新之路,并独家专访了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印杰。全新电子刊让你先睹为快!扫码了解专题详细内容
2023-04-12
新闻
喜讯!上科大获批建设“智能感知与人机协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十四五”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名单。上海科技大学“智能感知与人机协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立项建设。“智能感知与人机协同”重点实验室依托上科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结合智能感知、大语言模型、机器人技术、多智能体等前沿方法,旨在探索下一代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发展和相互增强,建立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交互协作的新型理论基础和实验平台。实验室以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理论为研究重点,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将视觉感知、多模态数据分析与知识推理相结合,开展虚拟和增强现实、仿生智能和人机交互等跨领域、开创性研究。实验室目前已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搭建了国内第一个光场大数据智能视觉计算平台,突破人机交互场景重建和感知的数据壁垒;开发了智能视觉系统以及三维传感系统,实现对三维物理世界进行高精度的静态复刻;构建大规模多模态感知信息采集系统,构建以人为主的大场景三维感知;研发了面向神经辐射场渲染的专用处理器芯片,完善交互系统落地应用所必需的硬件生态。实验室自主研发搭建系列光场采集设备,突破人机交互场景重建和感知的数据壁垒自主研发的多视角高精度人物动捕系统自主研发的大规模多模
2023-04-06
新闻
上科大学生团队喜获第三届阳光电源高校创新大赛亚军
燃青春 创未来阳光电源高校创新大赛3月24日,第三届阳光电源高校创新大赛决赛落下帷幕。经过现场测试与答辩评选,上海科技大学SIST-Pearl代表队荣获亚军。该团队由上科大信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束冬冬(2020级博士生)、潘其山(2022级硕士生)、周明德(2021级博士生)、梁家伟(2022级博士生)组成,指导老师为信息学院副教授王浩宇。阳光电源高校创新大赛是由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知名电力电子设计竞赛,聚焦工业界电力电子领域难题。第三届阳光电源高校创新大赛围绕“宽范围输入高效高功率密度供电电源”这一赛题,旨在为1500V光伏发电系统提供更高功率密度、更高效率、更高可靠性的辅助供电方案。辅助电源模块是连接光伏板与低压负载的重要部件。由于光伏能源的不稳定性,1500V光伏系统的工作电压在250V-1700V的超宽范围内波动;同时,光伏电站中的传感器、控制器和驱动电路等低压负载工作电压通常为24V,需要辅助电源模块进行供电。这为高效、高功率密度的辅助电源模块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图|赛题解读为了满足宽输入电压范围和高降压比的需求,团队采用了单级式、原边串联副边并联的反激拓扑结构,
2023-03-29
新闻
信息学院蔡夕然课题组提出超声和光声断层成像目标分割新方法
在超声和光声断层成像的图像重建过程中,只有目标物体内部才是感兴趣的区域。由于缺少先验的边界信息,通常需要对整个视场进行图像重建,造成计算资源的浪费。获得成像目标的边界信息除能节省计算资源外,还能补偿由于声速不匹配带来的相位畸变,提高图像分辨率和对比度。目前,物体边界提取方法主要是在重建后的图像上进行图像分割,结果容易受到图像本身重建质量的影响。例如,重建图像中存在的噪声、伪影和低对比度会降低分割的质量。针对上述问题,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蔡夕然课题组提出了一种信号域的目标边界分割方法,从超声信号中直接提取目标边界位置信息进行分割。该方法无需图像重建即可直接从原始超声信号中恢复成像目标的边界信息,在人手指和小鼠躯干超声/光声实验中展现了很好的鲁棒性(图2)。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分割方法的结果依赖图像重建质量的问题,也可以和后续的超声/光声断层成像的图像重建无缝衔接,提高重建质量。此项工作由上海科技大学独立完成,研究成果以“A Signal Domain Object Segmentation Method for Ultrasound and Photoacoustic Comput
2023-03-26
新闻
每页
8
记录
总共
61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7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