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编码光学成像:过去、现在与未来

发布时间:2024-05-28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调制编码光学成像:过去、现在与未来

演讲者王中阳,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时间:  2024年5月31日下午 15:00-16:30

邀请人:   信息学院

地点:      信息学院1A-106


  

摘要:

光学成像从两千多年前墨子的小孔成像到今天的光学相机,一直是“所见即所得”的成像模式。现有基于CMOSCCD的二维阵列探测器,只能探测光场的幅度,使得对七维度光场信息如相位、光谱、偏振和三维的能力有限。而光学成像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如何结合信息论的方式:调制编码与解调、压缩感知和关联成像等等引入到光学成像,成为最新的蓬勃发展的成像领域,被称之为调制编码光学成像,或更广泛的叫计算光学成像。通过联合优化成像采集端的调制方式,以及图像处理端的解调方式,可以大幅度提升图像信息的获取效率,并通过高维编码方式同时获取偏振、光谱和三维信息。但这种计算成像的方式不再是“所见即所得”,需要计算重构图像,发展高效成像重构算法,也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报告阐述了调制编码成像的过去和现在,试图给出该领域发展的全景,并介绍了课题组在调制编码超分辨成像、全光场信息高效获取和芯片级光谱编码探测方面的工作,并展望该领域未来发展有前景的方向。


报告人简介:

王中阳,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9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师从徐至展院士。2000年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称号。2002 年到2011年在德国和英国著名研究机构包括英国牛津大学Clarendon 实验室、德国Max-Born 研究所、英国Surrey大学高等技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11年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特聘教授。承担了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重大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科研项目,作为通讯和第一作者的文章发表在Phys.Rev.Lett、Optica、ACS Photonics、Photonics Research、Applied Physical Letter、Optical Letter、IEEE J. Quantum Electron.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22项(发明专利22项,授权16项,其中PCT国际专利两项)。主要开展超分辨荧光成像和相位成像、超分辨光刻和光存储等方面研究,是GISC超分辨显微技术和全光场相位成像技术的提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