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年| 邵子瑜:从0到1的十年

发布时间:2023-09-16浏览次数:759

Search……







十年

拾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年是上海科技大学建校十周年

也是信息学院建院的十周年

十年,拾年

见证了成长的轨迹

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恰逢建院十周年之际

我们邀请到部分教职工来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让我们一起来听

他们和SIST的那些事


从0到1的十年

                ---by 邵子瑜


图片

序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树林里分出两条不相交的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


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这首诗让我想起了2013年9月初,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纠结的对象就是我当时拿到的两个大学教职offer,  前者来自于中国Top3大学, 一所百年名校的计算机学院,后者则来自于即将正式成立、正在建设校园的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从我个人教育成长经历来看,似乎不难选择。因为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在各类名校中学习和成长,其中不少学校都是百年名校。因此理所当然的我应该去一所百年名校发展自己的事业。此外,向我最信任的师长朋友们咨询,压倒性的意见是选择前者,因为在当时无论是团队、平台、还是学生生源、学校声誉等方面来看都是前者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后者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师长朋友们不解和叹息声中我最终选择了拥抱不确定性,欣然接受了上海科技大学的教职offer。是什么给了我这样的勇气呢?是因为我在2013年7月参加上海科技大学的师资招聘现场面试时,亲身感受到了不确定性背景中诸多确定性的优点,整体上感觉与我之前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科研的氛围比较相似。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学校的办学目标: 在上海市政府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从无到有、从0到1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成为新的百年名校,为中国的优秀学生提供高等教育的另一种方式的选择。这样美好的愿景和理念,深深的打动了我。


我还记得在大一时曾经有幸参加了大学母校的百年校庆庆典。在回顾母校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光辉校史时,我心潮澎湃,有时甚至热泪盈眶,不禁感叹: 百年名校之所成,一切就始于百年前一群怀揣梦想的志士仁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那个关键时刻! 当时我就无比憧憬,如果有时光穿梭机能带我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激荡人心的年代去见证历史就好了! 如果能够与先辈们一起创造历史就更好了!而现在,正好有一个难得的机遇,就摆在我的面前, 让我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能亲身参与创建一所百年名校,从0到1见证历史和创造历史,真的是太棒了!当然,我也预见到随之而来的困难和挑战会大得多,但意义更重大,收获也会更多,于是我欣然踏上了人生的新征途,决心与上科大共同成长。


2014年的1月1日,我正式加入上海科技大学。加入伊始,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要做怎样的教师?我的答案很简单,正如小时候的目标是做“三好”学生,我立志要做“三好”教师!哪“三好”呢?服务好,教学好,科研好。当然,在学校工作的每一年里我都积极地投入这三个领域,但是每个阶段工作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我确定侧重点的原则就是将个人的发展与学校和学院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图片

从0到1之服务篇

图片


2014年初,位于张江的主校区还没有建成,一切活动都在岳阳路319号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8号楼内进行。自然而然的,我选择的侧重点是服务。尤其在从2014到2015的两年内,我将80%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学校和学院的各项服务类工作中去。


当时学校的服务类工作重中之重的就是本科生招生工作,尤其是第一届本科生招生工作,因为这是“黄埔一期”,意义十分重大。我在2014年的3月和4月近两个月内,每天早八晚六在教务处参与批阅学生自主招生材料,整理、统计和登记各类评分,为后续的开放日面试做足准备。紧接着,我参与了校园开放日的面试活动,之后又与同事们一起赴北京招生宣讲。那时的招生非常困难——校区还未完全建成,也没有任何毕业生数据以佐证学校的实力。有一次,为了争取一位优秀考生,我前前后后马拉松式的打电话,和学生父母、爷爷奶奶,以及班主任见面五次——期间经历过十余次的翻转反悔,可谓是各种艰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的招生成绩很不错,实现了本科招生开门红。


学院的服务类工作在当时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就是师资招聘活动。几乎每周我都要参与新教师的招聘面试,每次面试活动大概持续三天,遴选优秀老师作为未来的同事。第二个重点就是学院各个委员会的创立。我非常有幸参与了学术、教学、招生、学术讲座等许多重要委员会的创立,并在各个委员会的章程制定、功能规划中积极建言献策。在委员会创立之后,履行职能发挥委员会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当时学校还处于“两岸三地”的状态——全校各个部门分布在浦西岳阳路319号、浦东海科路99号以及浦东中科路1号这三个校区。我当时担任学术讲座委员会主任,负责学院的学术讲座交流,接待国际国内来访学者数百人次,频繁往返于两岸三地之间。有时,一天之内在浦东浦西之间往返达四次之多。虽然工作繁忙,事务繁杂,但是我不觉劳累,每天都斗志昂扬,激情满满地投入到工作中。

图片

图|接待国际著名优化与控制大师,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Stephen Boyd教授来访

SI

ST


图片

接待图灵奖得主,计算机图形学之父Ivan Sutherland教授来访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以上科大信息学院为主场的各类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工作,包括2015数据科学国际学术会议和历年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术年会(ASSIST)。同时,我还筹划并主持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论坛:2016年纪念香农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2017年“当香农遇见图灵“学术论坛,2018年信息、学习与决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年“当香农遇见贝尔曼” 学术论坛,2022年“网络智能与智能网络” 学术论坛……


服务类工作也让我收获满满。在学校的各类服务类工作中,我既锻炼了与学校各个部门以及行政团队的协同合作能力,又增长了与学生以及家长的沟通共情能力。而收获最大的,当属学院的服务类工作。我非常有幸得到学院领导和资深教授的耐心帮助——他们手把手地教导我和其他年轻的同事们关于学院运作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如何识别并招聘到有潜力的同事,如何评估教授,如何管理和运行一个功能委员会,如何举办学术会议,如何在学术界和工业界扩大学院的影响力等等。那时,我们每个工作日的中午都会一起走到隔壁位于岳阳路320号的食堂聚餐,一路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包括我在内的年轻老师们也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快乐氛围中不断蜕变成长。


图片

2018信息、学习与决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影


图片

从0到1之教学篇

图片


当学校顺利招进“黄埔”一期、二期、三期的本科生的时候,本科生教学工作就成为学校的重中之重,因为本科生培养质量是评判一所新兴大学是否合格乃至优秀的重要指标。于是,我又将工作的侧重点转向了教学。


众所周知, 教学和科研是研究型大学的两大要素,也是其服务社会的职责所在。只有一流的教学才能造就一流人才,创建出一流科研。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被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和基奠式教学。被动式教学指的是承接已有的成熟课件,直接开展教学活动; 而主动式教学则是在吃透成熟课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以及学生背景修改课件,选择最适合的内容以保证教学和科研更加贴近。奠基式教学建立在主动式教学基础上,但更具前瞻性、开拓性、颠覆性和系统性。


在学院创立之初,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系(EECS)支援了我们学院十二门信息领域重要基础课的成熟课件,包括全套视频,讲义,作业题,考试题以及期末大作业等。此外,我们还引进了不少国际口碑最好的基础课程的课件作为参考,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吉尔伯特·斯特朗(Gilbert Strang)教授的线性代数课程等。因此刚开始授课的时候,我主要开展的是被动式教学和主动式教学,学习理解经典课件,吃透经典课件并在其基础上修改。


图片

学生们戏称上课时大脑被贝叶斯统计思想彻底改造


有了一定教学经验之后,我开始思索奠基式教学,选中了对信息学院本科生至关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进行改革试点。这门课程虽然是一门数学课,但不能按照传统基础数学课去教。因为最近三十年,随着信息科学与技术尤其是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随机算法与统计模型的发展日益月异,直接导致了国际国内现有的概率统计相关本科教材和课件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决心为我们信息学院的本科生打造一门能够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全新课程——命名为《面向信息科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备课过程中,我精读和泛读大量中外教材,设计梳理出一套全新的课程框架——将概率论、数理统计、数据科学、随机算法四大部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核心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贝叶斯统计推断为核心,以条件概率与条件期望为两大基本点展开系统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网络通信、电路设计,及理论计算机等许多信息学科的应用为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视对计算思维和推断思维的培养,以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指导思想。在过去几年奠基式教学的实践中,这门课程受到学院本科生的热烈欢迎,有不少研究生以及外院的本科生也慕名前来旁听。学生们的好评让我对课程改革信心满满。在总结过去六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在一年半前开始了新教材的撰写——预期可以在年底之前完成初稿,并在明年出版。我有信心,这本全新的教材将成为信息学科相关专业学生在概率统计知识海洋中航行的指南针。


图片

学生邮件反馈示例





历年选课学生们手写的课程反馈意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外,我还尝试在教学中将数学建模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中。我曾经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综合大作业“微信抢红包机制建模”——让学生们自由组群,通过抢红包来积累数据,然后用Python或者R语言来分析数据,并通过所学到的概率统计知识来建模,并进行预测与决策。通过这些训练,学生们的数学建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平时的积累,我们的本科生组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简称美赛)时候无需赛前的长时强化训练,却屡创佳绩,多次拿到国际特等奖以及国际一等奖。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言:“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


/ 学生合影 /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上:与美赛获奖学生(“黄埔一期”2014级)合影

右上:与美赛获奖学生(“黄埔三期”2016级)合影

左下:与美赛获奖学生(“黄埔三/四期”2016/2017级)合影


图片

从0到1之科研篇

图片


当学校和学院开始高速发展的时候,追求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工作成为学校和学院的工作重心之一。于是我选择将工作的侧重点转向科研。非常感谢学院和学校的支持,让我能够在2017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访学。在世界享有盛誉的伯克利RISELab以及伯克利西蒙斯计算理论研究院, 我认真的学习各类新知识,并不断的与许多著名的学术大牛以及青年才俊们深度交流,全方位的提升了我自己的研究视野和能力。那段时间的状态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我开始对信息论鼻祖、人工智能先驱者香农(Claude Shannon)的研究风格与方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将其总结为三点作为我未来研究的指引方法:


1)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去理解系统最基本的限制(First-Principle Approach to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Limit).

2) 将复杂系统解耦并进行模块化分解(Decoupling and Modularization of Complex Systems).

3) 逆向工程与前向工程的思维范式(Reverse & Forward-Engineering Mentality)


与此同时,我也确定了自己下一步研究的聚焦点:分布式(网络化)人工智能。从伯克利访学归来之后,我带领研究组在分布式人工智能相关的理论、算法、系统、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这里给出部分示例:


图片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理论研究示例。正是在个人总结的香农研究方法的指引下,我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破解了研究领域内的公开难题:“大规模网络拓扑结构的系统化设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也因此给我的工作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副标题:当香农遇见拉马努金(When Shannon meets Ramanujan)。


图片

受邀讲座海报


具体而言,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采用逆向工程与前向工程结合方法。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信念,即通过经验和启发式想法设计的实际系统中运行的非常好的工程设计,其背后必定蕴含着一个相应的数学原理和隐含问题,而该设计可以看成是解决了对应隐含数学问题的最优方案。既然解决方案都已经存在,为什么还要找出其对应的隐含的数学问题和原理呢?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这样的解决方案什么时候运行效果好?什么时候运行效果不好?如何自顶向下的系统性的去提高这个解决方案?换句话说,我们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我们的入手点是针对数据中心网络中最常用的Fat-Tree结构进行逆向工程。这是非常关键性的一步,消耗掉了无数脑细胞,尝试了许多思路和工具,终于发现Fat-Tree结构设计背后的数学原理,可以看做是多个拉马努金图通过特定组合设计结构连接后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设计。在此基础上,我们从组合设计理论中找到了几个关键性的工具并对其加以改造,结合前述的数学原理以及工程结构从而凝练出一套通用的拓扑结构设计分析框架。我们发现数据中心网络和超算中几乎所有的已知重要拓扑结构都可以从我们这套通用设计框架中系统性的产生,并且系统性的被改进并明白其极限所在。通过这套通用设计框架,我们还做了许多的前向工程工作,针对不同的性能需求,系统性的产生了数十个不同类别的新型拓扑结构,可以满足数据中心,超算,联邦学习,智能物联网,算力网络等多个领域的需求。而且这样的拓扑结构还可以与最新的机器学习,强化学习技术结合,设计出各种自适应智能网络,更好的实现网络化人工智能。更有意思的是这项技术还可以应用在最新的分布式大模型训练中,使用成千上万个小模型和中等模型,通过一定的拓扑结构连接起来,训练后的性能可以超越单一大模型。正如俗语所言:“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回顾一下攻克这一公开难题的心路历程,有些唏嘘。确实, 当时的我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我有坦然面对失败的勇气,幸运的是得到了圆满的结局。不禁想起了我的导师的导师的导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老教授Robert Gallager所说的,“一个好的理论应该是对知识树的剪枝而不是扩充(A good theory should shrink rather than growing the knowledge tree)”. 此外,这项工作还收到不少相关科技企业的关注以及合作意向,有望未来直接应用在实际的大规模系统中。从工业界的积极反馈也再一次增强了我本人多年以来的一个信念:“没有比好的理论更实际的东西了(There is nothing more practical than a good theory)”.


图片

从0到1之研究生培养篇

图片


谈到研究生培养,就会想起北宋大儒张载为天下读书人立标杆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一名普通的学术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与我们最贴近的目标就是“为往圣继绝学”。那如何去做呢?一方面自己要学术精进,另一方面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尤其是立志走学术道路的研究生。要把研究生培养好,青出于蓝胜于蓝,才能实现学术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我给自己领导的研究组取名为IID实验室。IID本身是智能信息与决策(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的英文首字母大写,而在概率统计里则是独立同分布(Independent and Identically Distributed)的意思。 

图片

在学生培养阶段,独立同分布意味着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量身定做能够最大发挥学生潜能的前瞻性研究课题。IID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理念,是培养桥梁型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使得学生能以有性能保证的算法设计为核心,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应用紧密的联系起来,成为数学与工程之间的对话者。而在学生毕业阶段,独立同分布则意味着在接受科研训练以及科研软技能培养之后,每位学生都找到了自己心仪的理想工作,能够独当一面,各自精彩,最终由此IID(Independent and Identically Distributed)成为彼IID(Independent and Identically Distinguished)。


具体而言我的体会是(1)在课程学习方面要给与学生耐心而充分的指导。既包括“慢慢来,比较快”的学习理念,也有非常实用的经典教材点评以及差分阅读学习法等,让他们能够沉淀下来,戒骄戒躁,不急不慢的巩固基础。(2)在研究课题方面,对于刚入门的学生要扶上马、送一程。观察和交互半年之后根据其背景知识,过往经历以及个人兴趣量身定制前瞻性的科研课题。同时每个课题安排两位技能互补性的学生参与,例如擅长理论推动与擅长动手编程等,确定好主导与辅助角色,让他们通过讨论互相学习到对方的亮点技能,实现1+1>2的效果。(3) 在科研软技能方面,给与学生系统性的指导,包括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科研写作,学术报告,团队协作等。以学术报告能力培养为例,在论文被顶会接收后,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反复打磨,数易其稿,要求学生能够把一个小同行的科研工作清晰流畅深入浅出的讲给大同行听。在定稿后要求反复训练,保证讲的时候清晰流利,不用回头看屏幕,目光始终面对听众。除此之外,一个工作要准备四个版本的演讲内容,1分钟的电梯聊天版本,5分钟的大会会场社交版本,20分钟的大会正式报告版本和60分钟的长报告版本。通过这些训练,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作学术报告的能力。


截至目前,IID实验室共培养出九位研究生毕业生,其中三人拿到博士学位,六人拿到硕士学位。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他们中间有人去了科技企业工作,例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英特尔,蚂蚁金服等;有人去了香港和美国的高校攻读博士学位;还有人放弃工业界高薪聘请去研究所坚持学术工作或成为政府选调生加入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列。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我相信毕业的学生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图片

20年教师节课题组合影


图片

从0到1之书院导师篇

图片


本科教育的关键在于本科生的培养。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1941年《大学一解》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著名的“从游”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更形象的说,大学是“熏”出来的。怎么熏呢?就是有一批学术精进而又舍得在育人上下大功夫的本科生书院导师,能够让学生触手可及,经常请益切磋,使得学生在师生交互中潜移默化的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益。自2014年九月第一届本科生入校开始我就担任本科生的书院导师,截至目前我已经与近百位本科生结缘,与他们一起共度美好的大学四年。在这些年书院导师工作的摸索实践中,我也慢慢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方面,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书院导师工作。书院导师要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勇于并且乐于做学生的引路人。我曾读过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Claire McFall)写的《摆渡人》(Ferryman)一书,对书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 “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一路走来,我自己很幸运能够一直遇到非常好的摆渡人师长,春风化雨,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回忆。因此我非常希望将这些爱与善意传承下去,成为本科生们大学青春岁月中的摆渡人,帮助他们的理想之舟驶向下一个起点更高的人生渡口。在摆渡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教育工作者的情怀,努力实现三个三位一体,即书院导师角色的三位一体:教授,学长,朋友;人才培养理念的三位一体: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学生成长历程的三位一体:成人、成才、成群。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把握三个维度的工作:知识传授、素质培养和情感交流。(1)知识传授维度上,坚持量身订造培养方案,给遭遇困难学生备用出路,给特别优秀学生提升通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与兴趣特长选择个性化课程,并给与相应的选课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建议。(2)素质培养维度上,通过优秀的文字和视听材料来引领学生走出舒适区,树立起“挑战自我,超越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奋斗意志和精神,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勇于并乐于迎接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和挑战,刚健有为,自强不息。(3) 情感交流维度上,要让学生乐于跟导师交流、向导师求助,最终在学生的上科大岁月中成为内心最亲切、最温暖、与成长联系在一起的美好记忆:一届书院导师,一生师生情谊!在工作中要注意树立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注重与学生的一对一谈话,发掘学生的潜能与特质,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不贴“标签”,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书院导师工作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发生在2020年底的一个周末,当时学校播放电影《夺冠》。我召集了导师组的全体学生集体观看这部电影。看完电影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我趁热打铁把学生们拉到实验室来集体座谈,交流分享观影后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我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体育界强调的是女排精神?因为只从成绩来看,我们还有一些体育项目是更稳定更好的。这是因为夺冠本身不是目的,而且也没有永远的冠军,更重要的是当跌落到低谷之后能够百折不挠的一次又一次地从低谷中爬起来。中国女排四十年来跌宕起伏的背后所体现的不畏艰险,屡次从低谷中强势崛起的精神才是最打动人的。正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所说的名言:“运动的目的不在胜利而在拼搏,人生的意义不在索取而在奋斗”。这也极好的体现了古希腊奥运会的精神:“切勿要求胜利,只应要求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因为从坚韧不拔的奋斗中,你将为自己迎来荣誉;但更重要的是你将为全人类迎来光荣。” 在我的引导性发言之后,整个座谈会气氛非常热烈。学生们结合自身的过往经历积极踊跃的发言,有些同学讲到最后甚至眼角处有一些湿润。整体效果非常好,学生们的精气神都有很大的提升,畏难躺平的消极情绪一扫而空,我非常开心。


图片

 亦师亦友的本科生培养理念

图片
图片

可爱的本科毕业生们送给我的礼物


图片

终章

图片


在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回望与上科大共同成长,从0到1的光辉岁月,我百感交集。许许多多难忘的人和事,可能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我欣喜于个人的成长,满怀感恩。非常感谢学院和学校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我终于实现了最初定下的目标,成为一名“三好教师”。从初期定下目标开始,到克服艰难险阻的奋斗历程,再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阶段性成功,整个“立、守、得”的三阶段过程可以用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人生三境界来描述。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欣喜于学院的成长,满怀自豪。“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中国信息科技的高等教育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为了给有志于信息科技的高考学生提供多一种可能的选择,学院一直在探索和逐步完善新的培养模式,尽可能做到对每位学生因材施教,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乐于并勇于做学生的加速器。“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学院的本科教育正在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对学生的培养全面而细致,帮助学生们做到更好的自己,逐步实现全方位复合型的育人理念: “数理精通,软硬结合,文理相济; 立足上海,具有家国情怀,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视野”。 近十年的实践以及过往六届本科毕业生的骄人成绩充分证明我们能够将高考分数处于中等985学校水平的学生,培养成毫不逊色于中国任何一所大学信息学院本科毕业生的水准。这些优秀本科生的共同特点是:没有被枯燥的高考刷题应试教育磨灭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对新鲜事物始终保持好奇心,充分利用上科大国际交流广泛,生均资源多,师生比很高的优势,全方位的以加速度方式提升自己。


心里有火,眼中有光,脚下有路,这就是青春的力量。年轻的人如此,年轻的学院亦如此。正如我们学院院刊名Entropy(信息熵)所展示的精神风貌一样:


E:Entrepreneurial  创业意志

N:Non-traditional  打破传统

T:  Teamwork  团队合作

R:  Responsible    负责任

O:  Open         开放包容

P:  Passionate  激情四溢

Y:  Young   青春有活力


我欣喜于学校的成长,满怀激动!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瞬间;但对学校来说却是从0到1的巨变。“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从双非高校到最年轻的双一流高校,上科大不走寻常路,探索出一条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新模式。


从0到1的十年,即将结束成为历史,而新的十年又即将开始。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展望明天,我信心满怀:我们的上科大,必将成为扎根于中华大地的新一所百年名校!能够亲身参与这样一所未来百年名校的创立、发展、和壮大,是我的荣幸与机遇。在上科大通向百年名校的壮丽征程中,我将始终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介绍】

图片

邵子瑜,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常任副教授,智能网络中心主任。2001年和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信息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于2014年1月1日加入上海科技大学。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访问教授, 以及伯克利-西蒙斯计算理论研究院访问科学家。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 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智能网络与计算,可信可解释的机器学习与优化算法, 以及科技向善的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