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故事|王宇瀚:在上科大的四年是一段“自我发现”的旅程

发布时间:2023-07-05浏览次数:7616


图片


王宇瀚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毕业去向:香港中文大学全奖PhD

高中母校:山东省聊城一中

在校经历:

  • 加入吴幼龙教授课题组,本科期间在国际知名会议发表学术论文;

  • inSIST创艺部创始成员之一,参与创办、组织一系列学院活动,如“夏日信约”、“WISE论坛”、 “为你读诗”、“展信佳”相聚日等。担任信息学院学生助管,为学院活动撰写新闻稿;

  • 在数学所和信息学院共担任三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助教。

社会实践/参赛/国际交流等活动经历:

  • 2022年春校园疫情防控志愿者,累计服务34天;

  • 担任第二届“夏日信约”、尘音合唱团音乐会等活动的主持人;

  • 攀枝花社会实践小队新闻组成员,为团队撰写新闻稿。

曾获得的荣誉:

  • 2021-2022上海科技大学三好学生;

  • 2020-2021上海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 2020 SIST优秀学生助管;

  • 信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最佳论文奖;

  • 2023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 2023年上海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兴趣爱好:

每天看看书、偶尔打打球、有时主持活动、最近开始喜欢黄梅戏





相遇——在忐忑与新奇中的那些“第一次”


沿着自己的大学生活一路回想过去,这四年的起点是在2019年的8月23日。记得那是一个阴天,我是我们寝室三人中第一个到学校的。当时的我满怀期待却又不知所措,正如面前空荡荡的宿舍,不知道未来会被什么所充填。


图|来到上科大拍的第一张照片,还未入住的宿舍


初入上科大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国际化的教学风格。第一学期的课程中,有三门都是外国老师讲授的。从Timothy老师的“线性代数”到Laurent教授的“计算机编程”,再到Louise女士的“综合英语”,对于从小只会应试英语的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记得第一次上Louise的课之前我特别紧张,甚至想过要不要录个音以备自己课上听不懂。当我走进407教室,看到一位和蔼可亲的英国老太太向我打招呼,引导我登记自己的名字,我发现这一切好像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虽然一开始上课还是听得云里雾里、不敢主动说话,但后来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到结课时能主动和她聊天交流……那些被Louise“赶鸭子上架”在课堂上用英文互动、有时在食堂打饭碰到也要用英文攀谈几句的日子,在我内心的角落里积攒了些许自信,让我后来在科研、升学遇到英文交流和面试时,不再那么紧张与恐惧。


仔细想来,这四年的成长印记,正是由这些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汇成的。第一次英文讲演、第一次调试自己的代码、第一次阅读学术论文……这些现在看来稍显稚嫩,但在当时却如临深渊的“第一次”,往往是自己成长最快的时候。成长,也许阳光灿烂,也许风雨如磐,但“第一次”始终是见到新风景的转角。


成长—在鼓励与温暖中走出那些“第一步”



一开始我对大学生活并没有明确的规划,“科研”、“竞赛”、“保研”……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很模糊的事情,自己也没有什么概念。当身边的朋友开始讨论起绩点、进课题组、做项目时,我也会时常感到焦虑和迷茫。而后来遇到了我的导师吴幼龙教授,我的方向才逐渐清晰起来。记得第一次见到吴老师是在 “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课上,当时每周五的那节课会请一位教授来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其中,吴老师对 “信息论”相关知识和应用的生动讲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自以为是的我有段时间和朋友吃饭都要强拉着他们听我讲一遍香农是如何定义“信息熵”和“互信息”的。于是我在接下来的暑假,鼓起勇气向吴教授发了邮件,想要迈出自己科研的“第一步”。


吴教授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又诲人不倦的老师。从第一次见面老师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和几篇论文,到后来我读完之后向老师约时间交流我的想法和困惑,我非常感激老师能够对一位本科生如此耐心,听我讲述一些非常不成熟的想法与构思。当和老师讨论出一个可行的研究思路后,我更是隔三差五地去找老师交流进展,有时甚至会聊一两个小时。当我写完第一篇论文的初稿后,老师发来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小到用词规范、数学符号,大到文章结构、证明过程,令我深受感动。那份批注的论文我一直珍藏着,它让我深刻认识到科研写作所需要的严谨和清晰,而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在跟随吴教授做科研的过程中,我学到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何其幸运,能遇到这样一位教授,在我初次走入科研这片园地、一次又一次地跌倒时,都能教会我如何站起来。


图片

图|当我第一次尝试写学术论文时,吴教授发来的红笔批注的其中一张


与此同时,在学院当助管、办活动的日子,可以说是大学生活的第二条“主线”。缘起于第一届“夏日信约”,成长于学院助管,终于inSIST创艺部。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伙伴,一起讨论、一起熬夜、一起惊心动魄、一起热泪盈眶。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无微不至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史玥老师。在史老师的鼓励下,我完成了太多自己从未想过的事情:从之前第一次写公众号就“翻车”、高中写作文经常跑题的我,到后来为学院活动写了几十篇推文和邮件的我;从高中时期只当过主持人、但几乎从未策划过活动的我,到后来见证了第一届“夏日信约”诞生、第一场“WISE论坛”举办、第一期“为你读诗”发布的我……很多时候,无论是写文案还是办活动,我会担心我没有经验、没有能力,但经验都是慢慢走出来的,而正是史老师的温暖与信任给了我每一步走下去的勇气。


在温暖与鼓励中迈出的每一步,都是自我发现的过程。我很幸运,在每一个犹豫、徘徊的门口,遇到了那些给我支持与勇气迈出“第一步”的人。


图片

图|第二届夏日信约策划组、志愿者合影


礼物——无处不是岁月的色彩


每一个被我们记住的日子,都是生命里不可复制的一天。本科四年的生活不仅仅是学业与科研,还有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独一无二的回忆。


36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对我来说真的是人生第一次。去攀枝花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让我们走进了一座城市最深处、最质朴的地方,遇见了形形色色的、我们未曾见过的人,看到了这个社会最真实、最鲜活的一面。我们与一位经营种植园的台商座谈,他热情分享了对攀枝花的独特情结;火锅店的老板娘端着碗筷教我们芒果套袋的技巧,讲述她眼中攀枝花的发展变化;“攀钢”里一位年轻的工人带我们深入钢铁厂内部,分享他与攀钢的故事……走街串巷采访、深入工厂参观、走进农场采摘,上科大的社会实践给了我深入了解一座城市的机会,“我们在芒果树下,看到了社会斑斓的色彩。”


图片

图|攀枝花社会实践小队在果园中的合影


在学校担任助教的经历,也是一段独特而难忘的回忆。从数学所到信息学院,三学期“概率论”助教的经历,让我认识了很多热情的同学们。虽然有时也会被他们问倒,有时也自省是不是有些题目没有讲清楚,有时改作业、上完习题课也会感到很疲惫,但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良多。最初是邵子瑜教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解让我感受到了“概率与数理统计”在信息科学中重要作用,之后又在戈振超老师课上做助教时学习到了不同的视角。能够在本科阶段向学弟学妹分享这种知识的喜悦,于我是一种幸运。


同时,上科大的各类课程和活动充分满足了我“不安分”的好奇心,能够让我看到无限广阔的世界。想象一下,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在“中国传统造物文化”课里做过木工、造过板凳,又在“黄梅戏欣赏与体验”课里学习了黄梅戏身段与唱词、演了一回“刘大人”;在 “周易与文化”课中学会了算卦,又在“现代艺术导论”里遍观印象派与包豪斯;学过一点考古知识、会一点投资策略、算过“博弈论”模型、作过科技演讲、学过如何品鉴白葡萄酒……只能说这四年的学费确实很值,颇有些吃不完还想打包带走的冲动。


图片
图片

左图:黄梅戏结课合影,来源黄梅戏课程群;

右图:在刘禹汐老师的讲座中学习如何品鉴葡萄酒,来源“书院的天空”公众号


上科大给予我们的是充满可能的生活,我们也在这里走出不可复制的道路。我们很容易记住那些波澜壮阔、全新蜕变的那一天,但其实无论伟大还是平凡,每一个被我们记住的一天,都是一份岁月的礼物,被标注在了时光的日历上。


港口——愿清风温和、海浪轻巧


原本空空荡荡的宿舍,慢慢被四年里或精挑细选、或不期而遇的种种物件所充填,而现在又再次变得空空荡荡,准备见证下一个四年的喜怒哀愁。时光的河流仿佛能冲刷走所有的脚印,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奔赴前方的脚步从未停歇。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在上科大四年的生活,我想说这是一段“自我发现”的旅程。不管是迷茫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它都是最闪亮的。那个第一次走进大学的我曾手足无措过,那个对未来有些迷茫的我曾彷徨不安过。但现在的我想说,不必害怕,迷茫是自我认知的开始,走好选择的路,而不是只选好走的路。


驶入港口的船终会远航,因为这正是港口的意义,装载货物、留下故事;驶出港口的船不会忘记,因为它心中的港口,始终温暖、一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