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记忆 | 周康:遇见完整而真实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2-07-12浏览次数:18567



图片

个人简要介绍




周康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2届博士研究生


课题组:

高盛华教授的视觉、智能与感知实验室(SVIP Lab)


高中母校:

安徽省无为中学


本科学校:

西北工业大学


在校情况:

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医学图像分析的研究,包括医学成像、医学图像分割、疾病诊断;

谷歌学术引用近1000次;

获得2018、2020、2021年校优秀学生;2022年校优秀毕业生


毕业去向: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




 序幕  


博士学位答辩结束后的几个晚上,我接连做了几个梦。有梦见我住了5年多的宿舍,有梦见课题组的导师和同学们,有梦见学院的老师们。梦是潜意识的流露,梦不会撒谎。我的求学生涯已经结束,我很庆幸学生生涯的最后一段时光,是在上科大度过的。


图片

2017年开学典礼


时间回到2016年。那年初夏,大三下学期,我在收集各类高校夏令营的信息。第一次看到“上海科技大学”这几个字,是在保研论坛上,没想到当时的匆匆一瞥,竟在冥冥中注定了今后的缘分。而我第一次真正地了解上科大,是在一次宣讲会上。我清晰地记得那次宣讲会,周平强教授、王雄教授、王成教授、马贝老师,从上海来到西工大长安校区,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上科大”这所崭新的高校。那年暑假,我参加了好几所高校的夏令营以及面试。面对多个选项,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灵魂发问——“我到底想要什么?”最终选择了这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道路。在2016年的秋天,我确认了和上科大即将开始的缘分。


依稀记得,刚进课题组时,参加组会的陌生与茫然 ——“他们讲的每个字我都知道,合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依稀记得,一次次经历科研挫折与生活困境时的自我否定与绝望无助。转眼间,我已经从组里的小萌新,成长为组里的“老腊肉”了。回顾这几年的科研与生活,我想用“探索”去总结:对科研方向的探索,对研究课题的探索,对内在自我的探索。


图片

课题组合照(二排左二)


图片

课题组合照(前排左二)


  科研方向的探索  


我们课题组(即视觉、智能与感知实验室,英文 Shanghaitech Vision, Intelligence and Perception Lab,简称SVIP Lab)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自然场景下的计算机视觉技术。2017年暑假,因为科研合作的契机,导师安排我去中科院慈溪医工所的刘江教授课题组(iMed Lab)交流访问。iMed Lab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眼科影像和人工智能的疾病诊断技术,用于实现自动化低成本的眼科疾病筛查。


经过那段时间交流与合作,我觉察到,相比较纯粹的技术,我更喜欢将技术与某一具体的行业结合。我想做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与医学图像分析的交叉。我们组几乎只有我一个人做医学图像分析这个方向。我想感谢我的导师,高盛华教授,给了我充分的自由和信任,让我得以在交叉学科中不断探索。


在交叉学科的探索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其他领域的同学去合作。我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基于眼底图像的眼科疾病诊断。后来,我想去了解医学成像这个方向,我找到了信息学院高飞教授组的兰恒荣同学。我与兰恒荣同学合作完成了基于知识融入的光声成像算法,该工作被 MICCAI 2019录用并被遴选为口头报告。


在交叉学科的探索过程中,我逐渐将科研成果凝练出一个统一的题目——“智能医学影像分析:从成像到诊断”。如我博士答辩中所展示的“Big picture of my PhD research”,在交叉学科的探索过程中,我对医学成像(光声成像和OCT成像)、医学图像分割(基于监督学习和基于域适应)、疾病诊断(基于监督学习和基于异常检测)均有所涉及。虽然题目略大,但却相对完备的。


在交叉学科的探索过程中,我有幸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程骏研究员、付华住研究员,慈溪医工所的赵一天研究员,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杨建龙教授等优秀前辈一起开展科研工作。


图片

智能医学影像分析:从成像到诊断


图片

研讨会合照(二排左七)


  研究课题的探索  


我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接手刘闻、罗伟鑫和顾在旺三位师兄的工作。那时候研究生一年级,我一边上课、一边做课题。经过近半年的摸索,终于有了不错的实验结果。我满怀期待,整理数据,将初稿交给导师。导师启发我:“为什么这个方法会有效?你能分析出背后的原因吗?” 虽然当时我被问懵了,然而正是这一次次的提问,让我培养了 critical thinking 的能力、接受了扎实的科研训练。那一年的除夕下午,导师将改好的终稿论文发给我。在众多师兄和老师的帮助下,我的第一个工作得以顺利地发表在 IEEE EMBC,同时我于2018年7月在夏威夷举办的会议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向学术同行进行分享。


图片

在IEEE EMBC会议上做口头报告


图片

会议之余,参观夏威夷珍珠港(左二)


经过第一个科研项目的沉淀,以及众多研究方向的探索,我最终聚焦到基于异常检测的疾病诊断。在课题探索中观察到,正常医学图像是高度结构化的,而异常医学图像中的结构被破坏了。因此,我和导师尝试利用这种结构信息,提出新的算法。经过不断的实验、改进、讨论、撰写,最终将论文投稿至 CVPR 2020。然而,这次投稿却惨遭拒稿。导师鼓励我,只要工作做出来了,一定会被录用的。好事多磨,后来这篇论文转投至 ECCV 2020 并被录用。2020年暑假,我受邀在上海人工智能大会博士生论坛分享这项工作。一同被邀请的演讲嘉宾还有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青年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在读博士生。这次博士生论坛的经历增强了我的学术自信。


图片

在上海人工智能大会博士生论坛做口头报告



 内在自我的探索 


2019年,我的研究生二年级,这是一段难熬的时光。这段时光是我的科研和生活最黑暗的时刻。然而,挫折、迷茫、痛苦与绝望,却也是一个契机,让我开启了对内的自我探索


对内的自我探索,像是心灵的健身。过程也许是曲折艰难的,但收获的是对自己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了解,以及内心的宁静。在不断的“修炼”中,我开始看见并接纳完整的自己。看见自己闪闪发光的一面,也看见自己平平无奇的一面;看见自己勤奋刻苦的一面,也看见自己慵懒散漫的一面;看见自己理性的一面,也看见自己感性的一面。我看见自己有很多面,但每一面都是真实的我。


此时此刻,回头看那段时光,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感冒。现在,感冒被治愈了。我想说:谢谢我自己,在那段艰难的时光里没有放弃我自己。


越过山丘,我遇见了完整而真实的自己。


 尾声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岁月流过,会在我身上留下痕迹,而这片校园也会在我身上留下沉淀。这些痕迹与沉淀,无关好与坏;它们存在过,便足够了。过往的种种经历,与“人”的悲欢离合,与“事”的酸甜苦辣,与“物”的阴晴圆缺,共同铸就了此时此刻的我,以及我们。

中科路1号,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