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说 | 方治欣:从迷惘中盎然走出

发布时间:2021-05-10浏览次数:7190

方治欣,上科大信息学院2017级本科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高中母校: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

兴趣:游戏设计、游戏开发、写作和音乐鉴赏

毕业去向:网易游戏(上海)Unity图形工程师(研发SP Offer)

活动和荣誉:Unity游戏设计助教,软件工程助教,Rhynic Studio社团成员,创管学院态度研究实验室创始成员和研究员,网易游戏2020优秀实习生,2020秋招SP计划入选



从闭塞的小城走出,来到大都市的新型学校,我从军训时的经历和第一学期的体验中,就知道我注定不是最出彩的那一类。

被不知前路如何的迷惘之雾困扰,是许多小城学生共有的心结。和大城市的距离不只是地理上的,更是眼界和经历上的。大学生活对我们来说不只是新奇和有趣的,更像是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浸于骨髓。

所幸,在这样的旅程中,我们并不孤单,上科大小规模高水平的办学模式,使得我们有机会得到眼界更广、能力更强的同学,还有教授们的帮助。我在他们的帮助下,得以走出迷雾,闯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一)冲动的决定和残酷的现实

四年前军训晚会的一幕至今仍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和我做了四年好友的罗剑文同学在那场晚会上用流畅的英语向校领导们提问,自信且从容。前几天我和他出去吃饭时还谈到这件事,他很坦然地说“不记得了”。我接着追问他,是不是还记得第一学期的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课上,陈浩老师一股脑丢出一整个学期的作业,而他却在几周之内就全部解决掉了,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他还时常调侃自己做了四年的“民间助教”,虽然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但四年经常会有计算机科学的同学来问他编程相关的问题——自然,我也不例外。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和他在电梯里偶遇,问他“你编程这么好,怎么不学计算机专业”,他答道:“因为高中差不多都学过了。”

我从那时起就发现,偏远小城里的孩子啊,以为自己和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其实,可能甚至不自知终点在何方。

大学的前两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找路的过程。和许多刚进大学就目标明确的同学不同,我对计算机这个行业没有任何了解。父母不允许我在高考结束前使用手机,也不允许我长时间使用网络,所以我在上大学前和计算机的联系,其实只有那么几个单机游戏而已,而我接受的高中教育,不仅和计算机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和游戏行业更可以说是完全敌对,高中的班主任甚至认为“爱玩游戏”是我身上最大的问题。

选择计算机,选择上科大,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叛逆,是我在对自己的爱好压制解除后,脑子一热做出的反应。入校后残酷的现实是,和那些眼界高远,早已做好未来规划的同学比起来,我的每一份作业,每一个课程设计,每一行代码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万幸的是,学校高自由度的培养模式与极高的生均资源让我有了抓住机遇找到方向的机会。在这段没有方向的时间里我尝试过很多的事情,在创管学院做助管,尝试修读一些管理方向的课程,也参与过科研项目。我并不惧怕尝试新的事物,而上科大正好就提供了许多新事物可以尝试。


(二)不寻常的转机,遇见引路人

在繁重的课业中坚持了一年多之后,第一个转机来自于2018年。我室友成昂和几名同学一起拿下了网易游戏第一届MINIGAME大赛的冠军,在这之前只有玩游戏经验的我第一次对开发游戏产生了兴趣。成昂当时和刘文基学长一起负责调试他们的《墨鲲》里的水墨效果,我问了问他们使用什么引擎——这就是我和Unity的初次见面了。

非常巧合的是,2019年春天创艺学院开设了一门Unity游戏设计的课程,我有幸凭着对Unity的初步了解和对游戏开发的兴趣被选入了第一期学生中。这门课的教师是Brian Cox,一个面容和蔼的比利时人。我在他的课上取得了优异成绩,留任助教,和他建立了更深的联系。就我所知,国内大多数大学并没有这样专门培养游戏开发技能的课程,更不要说从工业界请到这样高水平的教师了——Brian历任微软、Creative Assembly和育碧的要职,有多部知名游戏的开发经验,我数次找他咨询未来方向的问题,他每次都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复我。他告诉我,要抓住进入业界接受培养的机会,有实习经历无论对求职还是深造都有很大的帮助。

遵照他的建议,2019年我利用课余时间学习Unity并考取了工程师证书,2020年我投递简历寻求实习机会。随后斩获了几份游戏业界的实习offer,此时的Brian正在网易工作,就邀请我在实习期间加入他的项目。

Unity助理工程师证书


2019年为生命学院iGem比赛设计的科普游戏《Cellwar》


2020年创艺学院用户界面设计课程课设《Astral Night》


(三)知觉外的转变

两个月的实习期可以说是对我个人能力的全面考验,Brian依然像老师对学生那样对我。他鼓励我尝试游戏开发的许多不同方面,例如UI、音频、图形等等。最终我在图形方向所做的项目被选为优秀实习生项目,随后我以全英文向网易(上海)的技术总监、Brian以及其他一些高层做了转正答辩,成功拿下一份SP Offer。

在这个时刻蓦然回首,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大一的时候,我确实落后其他同学很多,课业内的作业有时都无法完成。但到了大四时,虽然我仍然不算最好的那一批人,但工程能力的提升是实实在在可以感觉到的,这也让我逐渐感到“我也可以很优秀”。

除了感谢各位悉心栽培我的教授以外,我想我更该感谢的是始终没有妄自菲薄,勇于接受挑战和抓住机遇的自己。在上科大的几年,我学会了时刻审视自己,鼓励自己,告诉自己哪怕只要有一点进步就是在前进了。如果你也和曾经的我一样,因为同辈压力而感到焦虑的话,不妨多看看自己,我相信上科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实习期间和Brian在公司的合影


后记——在平凡之路上继续前行

三门课,一场实习,改变一个小城懵懂高中生的命运。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却又都在情理之中。上科大的英文教学环境,给了我适应英语工作环境的能力;上科大设立创意与艺术学院的高瞻远瞩,给了我认识游戏产业的机会;上科大信息学院的“硬核”编程教育,则让我在三年之内就拥有了参与大项目开发的潜力。

信息学院还有许多视野比我广得多的同学,15级的学长罗浩聪、16级的学姐杜嘉、同级同学黄程宇都对我的生涯发展做过指导。他们用自己广博的见识,让我这只井底之蛙有了开拓天空的理想。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朴树的《平凡之路》我从高中一直听到现在才明白——平凡并不是平庸,平凡的人也可以很优秀,也可以发光发热。

向前走,就这么走,就算被给过什么

向前走,就这么走,就算被夺走什么

向前走,就这么走,就算会错过什么

愿曾经迷失的小城孩子都可以在上科大找到新的方向。


教师寄语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智浩

方治欣同学是一个目标非常明确的年轻人,我非常有幸见证了他向着梦想努力并且不断进步的过程。希望他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忘初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创意与艺术学院 Brian Cox

Fang Zhixin was a hardworking student and very dedicated TA in my Unity course at ShanghaiTech.  After he finished the course, he became an intern in my game development team at NetEase Shanghai. He was able to start implementing features into the game immediately and was very well liked by the team. Fang Zhixin made a very good impression at the company and received a competitive job offer following his great work. We are eagerly awaiting his return to our team as a full-time progra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