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English
学校首页
导航
首 页
学院概况
使命和愿景
学院介绍
院长寄语
顾问委员会
院务委员会
科学研究
研究中心
联合实验室
省部级研究中心
规章制度
采购公告
EHS
最新动向
规章制度
常用资料
科研设备
师资队伍
常任教授
特聘教授
访问教授
研究人员
支撑人员
行政人员
学生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毕业答辩流程
培养方案
培养与学位授予相关细...
远程答辩公示
本硕博课程体系
本科生教学教务
研究生教学教务
技能培训
学生风采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
招生工作
本科生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
通知公告
报考指南
招生宣传
师生风采
博士研究生招生
招生Q&A
暑期项目
实习就业
实习信息
就业信息
招聘信息
宣讲会
企业导师
新闻信息
新闻
学院活动
国际会议
Newsletter
通知公告
国际交流
年报
卓越讲座
人才招聘
全职教授
科研人员
科研助理
支撑岗位
管理岗位
资料下载
青年论坛
卡片
列表
探寻SIST教授的故事 | 马月昕:学会自恰与和解
写在前面我们的“探寻SIST教授的故事”栏目已经进行到第三期了。本期我们采访的是上科大视觉与数据智能中心的马月昕教授。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研者,更是校园中备受瞩目、多才多艺的 斜杠女神。让我们一起听听她是如何在科研与多元化兴趣之间取得平衡的吧!图|“夏日信约”草地音乐节教授简介马月昕上科大信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马月昕,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曾到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百度研究院进行访问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三维视觉、机器人,尤其是三维场景理解、多模态感知、自动驾驶、人机协作等。共发表相关领域国际知名会议及期刊论文60余篇,包括Science Robotics, TPAMI, CVPR, ICCV, ECCV, SIGGRAPH, AAAI等。曾获SemanticKITTI、NuScenes、Argoverse等多个自动驾驶挑战赛冠军和亚军。Chapter 1Exploring 3D Vision Research-- 立体世界:探索马老师的三维视觉研究马月昕于2019在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成
2024-04-16
新闻
留学工坊活动回顾
2024-04-16
新闻
祝贺上科大王浩宇教授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
近日,信息学院王浩宇教授当选为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这是我院第二位被授予IET Fellow的常任教授。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于2006年初由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IEE)和英国企业工程师学会(IIE)合并组建而成。IET的专业分类涵盖能源电力、交通运输、信息与通信、设计与制造以及建筑环境等五大行业,涉及40多个专业领域。目前,IET在全球150个国家拥有16.8万名会员。得益于英国工程理事会(Engineering Council)的授权,IET有资格授予全球广泛认可的国际工程师资质证书。每年,IET评选出约300名IET Fellow,其中中国内地的入选者约30名。王浩宇教授2014年全职加入上海科技大学任教,长期从事电力电子、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领域的电源管理研究。
2024-04-12
新闻
信息学院石野课题组提出应对智能电网双重不确定性预测控制新方法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智能电网系统也面临着不确定性带来的电压不平衡、负载波动、功率损耗等一系列挑战,极大影响了智能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实际中,电网存在两种不确定性:一种是以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静态不确定性,另一种是以电动车充电为代表的动态不确定性。两者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来进行预测,但会存在样本误差,从而导致决策者做出不“恰当”的决策,引发功率损耗或者电压波动。信息学院石野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Wasserstein度量的分布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次同时针对智能电网中的静态和动态两种不确定性建模。利用分布鲁棒优化方法计算出动态不确定性的集,并将其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同时利用凸松弛方法对该算法进行加速。该方法能够同时有效地处理智能电网中的静态不确定性与动态不确定性,并保证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相关研究成果以“A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Static and Dynamic Uncertainties in Smart Grids”为题,被智能电网领域知名期刊IEEE Tra
2024-04-07
新闻
WISE|“律动科学-音乐家与科学家的美妙对话”主题沙龙成功举办
2024-04-03
新闻
上科大信息学院任无畏与物质学院朱幸俊组合作开发高分辨率活体脑血管温度成像方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无畏课题组、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朱幸俊等课题组等合作,发展了一种工作波长大于1500 nm的近红外发光纳米温度探针,并结合光传播模型计算成像技术,在活体小鼠脑血管中实现百微米级温度成像。该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生物体温度检测有助于阐明生物学机制并指导诊疗过程,如检测脑血管的温度对于研究脑功能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光学成像测温灵敏度高,信号采集迅速,但对于微米级的精细生物结构进行温度成像检测仍面临挑战,这主要是由于生物组织严重的吸收散射效应影响了成像检测的分辨率。为此,任无畏、朱幸俊等课题组合作发展了基于发光纳米材料的温度成像检测方法:开发出一种近红外第二/第三光学窗口发射的纳米温度探针,通过设计镧系发光中心离子(Er3+和Yb3+)与水环境的能量传递过程,实现1550 nm和980 nm发光强度比值对温度的响应。在光学成像中生物组织的高吸收和散射效应会造成荧光信号损失进而影响测温结果,因此采用光学断层成像技术中的光传播模型以校准荧光强度,通过完善荧光强度比值与温度的关系,提
2024-04-02
新闻
信息学院本科生在电路与系统领域发表研究成果
上海科技大学积极鼓励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这一创新举措从建校之初延续至今。近年来,本科生屡屡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捷报频传。近期,信息学院娄鑫教授课题组本科生的多项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会议上发表。低延迟高吞吐量多精度浮点除法与开方运算单元设计在目前的处理器中,浮点运算单元(FPU)负责执行浮点计算。以往的FPU设计倾向于高估误差以确保准确性,并且缺乏对硬件复用方面的优化。本科生戴良韬、朱昊骋在电路设计上不断创新,采用前沿的误差分析方法,在保证精确的前提下,成功设计出了更高性能的多精度浮点除法与开方运算单元。验证结果表明,研究成果不仅在性能上优于现有的FPU设计,而且通过集成多种精度的除法与开方运算实现了显著的硬件复用。该研究成果以题为“Low-latency High-throughput Multi-precision Fused Floating-point Division and Square-root Unit Design”发表在国际会议 IEEE International VLSI Symposium on Technology, systems and Appli
2024-03-22
新闻
上科大研发出基于III-V族渐变带隙PN结探测器的单像素智能微型光谱仪
传统光谱仪在科学和工业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笨重的尺寸和重量,限制了其在实验室光学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工业检测设备以及智能手机等领域的应用。因此,开发一种小型化、智能化的光谱仪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佰乐、虞晶怡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AlGaAs/GaAs渐变带隙PN结探测器的单像素智能微型光谱仪。该光谱仪结合神经光谱场(Neural Spectral Fields, NSF)光谱重建方法,实现了高光学灵敏度、高光谱准确度和高光谱分辨率的测量。图1智能微型光谱仪该光谱仪通过改变PN结的工作偏压实现探测器响应截止波长动态可调。同时,研究团队为光谱仪定制化设计了神经光谱场(Neural Spectral Fields, NSF)光谱重建方法,从测量的电流电压曲线中提取深度特征,通过神经场(Neural Fields, NFs)重建连续光谱。图2渐变带隙PN结光谱仪的结构概述与电学性能图3渐变带隙PN结光谱仪的成像结果与阵列设计通过这一神经光谱场重建方法,渐变带隙PN结光谱仪实现高达0.30nm的光谱重建精度和高达10nm的光谱分辨率,且光谱范围广泛,
2024-03-18
新闻
每页
8
记录
总共
82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1
/
104
跳转到
探寻SIST教授的故事 | 马月昕:学会自恰与和解
写在前面我们的“探寻SIST教授的故事”栏目已经进行到第三期了。本期我们采访的是上科大视觉与数据智能中心的马月昕教授。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研者,更是校园中备受瞩目、多才多艺的 斜杠女神。让我们一起听听她是如何在科研与多元化兴趣之间取得平衡的吧!图|“夏日信约”草地音乐节教授简介马月昕上科大信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马月昕,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曾到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百度研究院进行访问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三维视觉、机器人,尤其是三维场景理解、多模态感知、自动驾驶、人机协作等。共发表相关领域国际知名会议及期刊论文60余篇,包括Science Robotics, TPAMI, CVPR, ICCV, ECCV, SIGGRAPH, AAAI等。曾获SemanticKITTI、NuScenes、Argoverse等多个自动驾驶挑战赛冠军和亚军。Chapter 1Exploring 3D Vision Research-- 立体世界:探索马老师的三维视觉研究马月昕于2019在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成
2024-04-16
新闻
留学工坊活动回顾
2024-04-16
新闻
祝贺上科大王浩宇教授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
近日,信息学院王浩宇教授当选为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这是我院第二位被授予IET Fellow的常任教授。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于2006年初由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IEE)和英国企业工程师学会(IIE)合并组建而成。IET的专业分类涵盖能源电力、交通运输、信息与通信、设计与制造以及建筑环境等五大行业,涉及40多个专业领域。目前,IET在全球150个国家拥有16.8万名会员。得益于英国工程理事会(Engineering Council)的授权,IET有资格授予全球广泛认可的国际工程师资质证书。每年,IET评选出约300名IET Fellow,其中中国内地的入选者约30名。王浩宇教授2014年全职加入上海科技大学任教,长期从事电力电子、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领域的电源管理研究。
2024-04-12
新闻
信息学院石野课题组提出应对智能电网双重不确定性预测控制新方法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智能电网系统也面临着不确定性带来的电压不平衡、负载波动、功率损耗等一系列挑战,极大影响了智能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实际中,电网存在两种不确定性:一种是以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静态不确定性,另一种是以电动车充电为代表的动态不确定性。两者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来进行预测,但会存在样本误差,从而导致决策者做出不“恰当”的决策,引发功率损耗或者电压波动。信息学院石野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Wasserstein度量的分布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次同时针对智能电网中的静态和动态两种不确定性建模。利用分布鲁棒优化方法计算出动态不确定性的集,并将其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同时利用凸松弛方法对该算法进行加速。该方法能够同时有效地处理智能电网中的静态不确定性与动态不确定性,并保证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相关研究成果以“A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Static and Dynamic Uncertainties in Smart Grids”为题,被智能电网领域知名期刊IEEE Tra
2024-04-07
新闻
WISE|“律动科学-音乐家与科学家的美妙对话”主题沙龙成功举办
2024-04-03
新闻
上科大信息学院任无畏与物质学院朱幸俊组合作开发高分辨率活体脑血管温度成像方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无畏课题组、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朱幸俊等课题组等合作,发展了一种工作波长大于1500 nm的近红外发光纳米温度探针,并结合光传播模型计算成像技术,在活体小鼠脑血管中实现百微米级温度成像。该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生物体温度检测有助于阐明生物学机制并指导诊疗过程,如检测脑血管的温度对于研究脑功能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光学成像测温灵敏度高,信号采集迅速,但对于微米级的精细生物结构进行温度成像检测仍面临挑战,这主要是由于生物组织严重的吸收散射效应影响了成像检测的分辨率。为此,任无畏、朱幸俊等课题组合作发展了基于发光纳米材料的温度成像检测方法:开发出一种近红外第二/第三光学窗口发射的纳米温度探针,通过设计镧系发光中心离子(Er3+和Yb3+)与水环境的能量传递过程,实现1550 nm和980 nm发光强度比值对温度的响应。在光学成像中生物组织的高吸收和散射效应会造成荧光信号损失进而影响测温结果,因此采用光学断层成像技术中的光传播模型以校准荧光强度,通过完善荧光强度比值与温度的关系,提
2024-04-02
新闻
信息学院本科生在电路与系统领域发表研究成果
上海科技大学积极鼓励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这一创新举措从建校之初延续至今。近年来,本科生屡屡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捷报频传。近期,信息学院娄鑫教授课题组本科生的多项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会议上发表。低延迟高吞吐量多精度浮点除法与开方运算单元设计在目前的处理器中,浮点运算单元(FPU)负责执行浮点计算。以往的FPU设计倾向于高估误差以确保准确性,并且缺乏对硬件复用方面的优化。本科生戴良韬、朱昊骋在电路设计上不断创新,采用前沿的误差分析方法,在保证精确的前提下,成功设计出了更高性能的多精度浮点除法与开方运算单元。验证结果表明,研究成果不仅在性能上优于现有的FPU设计,而且通过集成多种精度的除法与开方运算实现了显著的硬件复用。该研究成果以题为“Low-latency High-throughput Multi-precision Fused Floating-point Division and Square-root Unit Design”发表在国际会议 IEEE International VLSI Symposium on Technology, systems and Appli
2024-03-22
新闻
上科大研发出基于III-V族渐变带隙PN结探测器的单像素智能微型光谱仪
传统光谱仪在科学和工业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笨重的尺寸和重量,限制了其在实验室光学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工业检测设备以及智能手机等领域的应用。因此,开发一种小型化、智能化的光谱仪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佰乐、虞晶怡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AlGaAs/GaAs渐变带隙PN结探测器的单像素智能微型光谱仪。该光谱仪结合神经光谱场(Neural Spectral Fields, NSF)光谱重建方法,实现了高光学灵敏度、高光谱准确度和高光谱分辨率的测量。图1智能微型光谱仪该光谱仪通过改变PN结的工作偏压实现探测器响应截止波长动态可调。同时,研究团队为光谱仪定制化设计了神经光谱场(Neural Spectral Fields, NSF)光谱重建方法,从测量的电流电压曲线中提取深度特征,通过神经场(Neural Fields, NFs)重建连续光谱。图2渐变带隙PN结光谱仪的结构概述与电学性能图3渐变带隙PN结光谱仪的成像结果与阵列设计通过这一神经光谱场重建方法,渐变带隙PN结光谱仪实现高达0.30nm的光谱重建精度和高达10nm的光谱分辨率,且光谱范围广泛,
2024-03-18
新闻
每页
8
记录
总共
82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1
/
104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