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年|梁俊睿:在上科大一起探索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发布者:闻天明发布时间:2023-08-29浏览次数:751

Search……







十年

拾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年是上海科技大学建校十周年

也是信息学院建院的十周年

十年,拾年

见证了成长的轨迹

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恰逢建院十周年之际

我们邀请到部分教职工来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让我们一起来听

他们和SIST的那些事


在上科大一起探索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图片

--By 梁俊睿


图片



图片

初识上科大

图片


2013年初,我在香港完成博士阶段学业并博后工作已近六年,面临坚守学术界还是进入工业界的抉择。求职的过程中偶然翻阅到IEEE Spectrum的职位广告,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正在筹建一所全新的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已经有那么多高校,难道还不够么?当时只准备了英文简历的我抱着猎奇的心态,往上科大投了一份求职材料,荣幸获邀参加信息学院在2013年3月的首场师资面试,继而顺利拿到助理教授的职位。那时大学校园才刚刚奠基动工,学院全职员工也仅有两人,但上科大先进的办学理念、宏大的建设愿景、国际化专业友好的工作氛围和对年轻教授组建独立课题组的全方位支持等各方面条件深深地吸引了我。


01#

SIST


图片
图片

2013年3月信息学院首场师资面试(面试手册和面试人合影)


在早年的招生活动中,我们常宣传说:“上海已经有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高校,为什么还要大力投入建设一所全新的大学?因为我们要探索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博士期间的学习工作经历让我坚信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一定在于“大”,而要在于“精”。对于从小亲历改革开放巨大变革的自己来说,我也很想尝试探索,我们这一代人到底能否在祖国的土壤上建成能比肩大洋彼岸加州理工学院的小规模、高水平的大学。于是我把握这难得的机遇,毅然选择加入上科大,带着豁别多年的乡愁再次成为一名“沪漂”。

图片


教学研相长

图片


十年弹指一挥间。在这十年里,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方面,我和课题组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一些波折,例如有时教评不如理想,开始数年未收到博士生,也曾有个别时候师生关系比较紧张等,但是我们往往总在克服每一次困难的契机中不断得到成长。我总努力遵循孔夫子“有教无类”的精神,认真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想法,并给出我的意见和建议。专业知识可以言传,但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更需要身教,我尤其庆幸能遇到一些比较“倔强”的同学,尽管相处起来有点刺,但反而会倒逼我更深刻思考每一个知识细节并努力保持在科研一线。例如和课题组的第一位博士李鑫同学(2022届),我们不时就一些技术观点在办公室讨论(chao)到凌晨一两点,在他的执着和一起推敲打磨的努力下,课题组成功地打开了在无源物联网方面的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后来也获得了数个论文奖项。


图片

2022年,课题组培养的首位博士研究生李鑫博士(右一)入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


此外,上科大的另一特色就是老师们都年轻有活力。例如,我所在的智慧电气科学中心便是以能“卷”著称。年轻教员们除了科研成果亮眼外,教学方面也可圈可点,涌现了数位在B站、知乎拥有较高关注度的“网红教授”。这些有情怀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撑起了上科大在过去十年从“四非”到最年轻“双一流”高校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敬业的同事和优秀的学生常常给我不少压力和动力,总是激励着我精益求精,不能懈怠。


图片

智慧电气科学中心三位教授跻身斯坦福大学发布的“科学影响力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图片


坚持跨学科

图片


学院之下不设系、本科生自由选择专业等顶层设计是上科大的一大特色,在十年前乃至今天都算是一个倡导跨学科发展的新尝试。作为早期加入信息学院的教员之一,在参与学院早期师资招聘等活动中,我的知识面和见识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基本物理器件到各种智能算法应用。在本科招生等学校活动中,我也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事,其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和科研合作伙伴。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体验,除了与科研方向相近的王浩宇教授、傅旻帆教授等进行紧密的学术互动,我们团队也互补地和物质学院凌盛杰教授等开展新型能源材料应用方面的科研合作,和创管学院周小宇教授共商创业实践,和创艺学院顾明德教授讨论交互设计,我自己还和人文学院聂保平教授深入交流请教过道家文化。


进入大科学时代,许多科学研究和工程优化设计都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才能得以实现。我博士毕业于港中大机械与自动化系,其后在港城大电力电子研究中心短暂工作过,继而加入上科大信息学院任教。三段经历巧合地为我更全面、平衡地认识机电耦合动态系统和信息物理系统中的机械、电气、信息三部分提供必要的专业背景和思路。上科大不仅为跨学科的科研实践提供了很好的顶层框架设计,而且也在我们科研起步阶段为我们提供了较充足的经费、空间、学生名额等实质性的支持,这使得我们可以务实地在运动供能物联网方向上不断深耕,成为相关领域中屈指可数的从基础科研一直做到应用产品,并且开始了创业实践的团队。


图片

METAL团队基于机械、电气、信息协同设计所开发的“运动供能物联网系统”及其在广告交互中应用


许多人首次进入信息学院大堂和报告厅都会惊叹于其现代敞亮的建筑风格,这有别于许多传统大学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建筑。2019年7月我作为大会主席在这里主办了第二届振动与能量收集应用国际学术会议。参会代表来自于力学、机械、电气、微电子、通信、材料科学、土木工程、海洋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更特别的是,不同专业背景的同行在同一个报告厅就一个跨学科的主题深入交流不同方面的认识。对学术研究,尤其是跨学科的研究而言,务实、平等、包容、共赢一直是我们的初心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图片
2019年7月,在上科大主办的第二届振动与能量收集应用国际学术会议
图片


践行金之道

图片


回想十年前,当时我更多是奔着一个能继续支持完成自己技术构想的机会而选择到高校任教的。如今重新理解,既为师长,更值得欣慰的可能是看到后辈成才和科学精神得到传承。与在公司工作相比,大学的环境最吸引人的是其多元和包容,不同的课题组可能会有很不一样的风格。在上科大创建METAL课题组并招收研究生以来,作为导师我总结了为人为学的一点心得体会,编了个“五金精神”用以寄语激励同学们要谦逊为人、执着为学、多才多艺、严谨缜密、志存高远。因为选择去探索一条不一样的道路,难免会在路上碰到起伏与曲折,甚至是荆棘,然而“金之道,历百炼而显千变”,与上科大同行十年,我没有因磨难而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初心。


图片

METAL课题组



【撰稿人简介】

图片

梁俊睿现为信息学院常任副教授、智慧电气科学中心主任。他2004年本科、2007年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2010年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获当年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学术成果奖』。毕业后,梁博士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于2013年11月加入上海科技大学。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环境能量收集技术,电力电子与功率管理集成电路,无源物联网,智能材料与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