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说| 石嘉禾:此时此地,离梦想越走越近

发布时间2018-05-17文章来源 书院/学生事务处作者责任编辑

大家好,我叫石嘉禾,上科大2014级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本科生。

“半路出家”的工科生

其实我算是实打实的半路出家的非典型工科生了。在初中和高中,周围人一般都是因为辩论、演讲、模联等各种活动而听说我的名字。

但尽管自己文科不错,父母也都是文科出身,可从小到大对自然科学的接触,以及从小到大自己对各类科技读物的阅读、各类大型工业设施的探访,都让我不管考出了多糟的理科成绩,都勒令自己要补足短板,不失大学考取理工科专业的决心。这使得我比起一些一路顺风顺水来到大学的理科学神,多了许多受挫时的忍耐,也更珍惜兴趣支撑带给自己的力量。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而选择成为上科大首届本科生的这一决心,有着扎实打在高中生活“番外”中的地基。高中曾有幸参加过某高中生赴美采访团,踏足了斯坦福、UCLA、USC、哈佛、耶鲁等诸多名校的校园,听了好几场招生说明会,与一些在读生进行了交流。不久后,我又参加了上科大的首届高中生夏令营。在夏令营过程中,聆听了丁峙老师和其他几位信院老师做的学科前沿讲座,以及校长们和杨旸老师轮番登场做的办学介绍。前者由浅入深,摄人心魄;后者高潮迭起,引人入胜,主旨与一众藤校殊途同归。自此,海科路99号的报告厅就这样紧紧地锁住了一个高中生的心魄。

忆旧:见证校园建设的我们

这个年前和几位老同学碰面,有同学说我看起来“老了很多”。尽管近四年的上科大生活,因为有时需要“爆肝”学习,在我脸上抹去了一些颜值、涂上了一些沧桑,但回过头来看,换来的成长绝对超值。

2016、2017级的同学来到上科大时,硬件条件基本可以说是一切就绪了。不止是说上科大的硬件,更是说整个张江中区的硬件。

想当年大一,上课全在新校区工地另一头的海科路过渡园区。整个川杨河以南、华夏中路以北的张江中区,除了高研院、蛋白质中心、药物所新药研发平台、惠生中心和金创大厦以全貌示人外,其他建筑物全都披着一层绿纱,在烟尘弥漫中缓慢生长。耳边虽会间或听到远处磁悬浮掠过的声音,但1057路公交还不见踪影。深夜偶尔想点外卖丰富伙食,却屡屡换来电话那头“你们在科苑路桥那边的,太远了,能不能帮帮我们忙,取消一下订单?”

学习:绝知此事要躬行

和大多的革命故事一样,条件越是艰苦,精神头就越是好。大一时,经常赶早骑自行车去报告厅抢占头两排的位置。当时很多课直接排在报告厅里,一上就是半天。若头两节是物理课的话,薛加民老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实验绝对能让早起占座物超所值。

上科大的许多老师开参考书单的品味是很棒的。在信息科学导论课上老师推荐的《数字设计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也带我入了不少专业领域的门,明白了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的许多分支究竟是在干什么。线性代数课用的GilbertStrang的《线性代数引论》虽然在直觉培养和“大图景”的勾勒上用力足够,于是再读其他相关书籍,比如丘维声的《高等代数》时也不会觉得枯燥了。

在这里,有一点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就是大学遇到不明白的时候,一定要舍得花大段的时间去看书、去主动地搜索。大学一定会有艰深的东西,需要你花很多时间去受其氤氲,才能形成许多让你“以为妙绝”的理解层次。只有浅薄可学的大学只能算是假大学。

看,算是第一层。除了啃书以外,工科生肯定是要花不少时间在实践上的。我觉得对于我这种高中还敢显摆口才的人来说,大学学电子工程给了我足够的打击与警醒。因为现实常常能告诉你,能吹归能吹,但任何一丝实干细节上的差池都可能让你的努力瞬间清零。可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上科大的编程作业很多都是基于测试集的打分,人工批阅代码很多时候只是占个零头或者甚至没有,有时从0分到满分可能就只是几个字符的差别。

这也许可以说是第二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吧。在一次次实验中体会到的一切,都让我在听闻“C919首飞成功”、“国产航母海试”等新闻的时候,心头除了对“大国重器”利剑出鞘的自豪,还有许多对重器背后工程师们的出色智慧和坚韧毅力的由衷钦佩和尊敬。

社团:与同道者一起奋斗

在培养方案以外的生活中,参与学校Geek Pie学生社团活动可以说是让我收获非常之大。在2016年的一场编程马拉松中,我与王一帆、周杨、陈一默、周则安组队,基于现有的骨架追踪算法开源库,制作了一个粉笔画风的体感游戏,算是自己在历届编程马拉松中感觉收获最大的一次了。

社团的另一大魅力是“不看辈分”。毕竟大家都是因志趣相投而凑在一起的,关心的东西会更加纯粹,前浪不会被拍死在岸上,而更常受到后浪的前推,涌动得更强。除了与14级同学的相互合作学习外,在2016级秦琦同学的牵头下,今年春节前和一些社团的同学一同去复旦张江校区参加了复旦六星战队的冬令营,接触到了不少信息安全领域的知识,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参加社团活动,在充分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看到了与顶尖团队之间在技术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回过来,面对课内的培养方案,也能形成更清晰的选课意向。也会使自己意识到,真正的产品和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许多是在自己本专业范畴之外,需要自己去补课的。

课程:饕餮盛宴

除了这些,上科大的通识教育中心、创管学院、创艺学院还有开设有许多课程,其中不乏精品级的宝藏。

在通识教育中心的组织下,上科大开设了国内顶尖人文社科领域学者轮番坐阵的中华文明通论和世界文明通论课程,以及一批沪上优秀名师带来的专题课和导读课。这些课程都算是思想上的饕餮盛宴。如果合理搭配选修学分中选修的课程,对一个领域还能做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

比如我选修了当时汪卫华老师上的《历史视野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张梧老师的《〈共产党宣言〉导读》,在课程作业的要求下,会阅读不少社会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著作。

创管学院也有很多优质课程,比如陈琛老师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科学》,以及由香港大学老师任教的《中级微观经济学》。陈琛老师的课给我印象特别深,他在他的两门课上,带领我们研究某评的商业模式、吸取某锤供应链管理的教训,……在《管理科学》课中所学到的一切,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报了创管学院的辅修专业,要接触更多的相关知识,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而通过创艺学院,除了电影放映外,还可以享受过了世界顶级摄影家一对一的摄影指导,以及MAYA建模软件的专家培训。

可以享受到的教学资源的质与量是评判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这点上上科大尽管离满分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只要稍作甄别、全情投入,的确能获得一级棒的体验。

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课余活动:书院有时会组织刷展;包括跆拳道社在内的运动社团和包括漫研在内的文化社团也有许多活动,包括一起去参加现场演唱会等等。

导师组的活动也很丰富,不过印象最深的活动还是参观各个导师的实验室。信息学院杨旸老师带我们参观过海科路99号的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亲身体验各类高端测试仪器;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李国通老师带我们走进过海科路对面的无尘车间,“巡礼”未来即将遨游天际的微小卫星。微系统所的孙晓玮导师带我们参观了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工艺平台和她自己课题组的实验室,还带我们品尝了中山公园微系统所的工作餐。在平时选课需要指导时,杨旸老师也常从劳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我们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帮助我们做出合适的选择。

体验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当然是人生一大快事,但是与此同时,也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学完硬知识、掌握硬本领。对于信息学院的同学来说,一定要在低年级确保代码能力和数学能力修炼到位,不然在后续注重实践、横跨多种编程范式的专业课之中可能会积重难返。

未来:留校读研

总体来说自己的规划还是做得晚了一些,大三的时候,相关的语言考试都还没准备好,科研经历也严重不足。最后主要做的是考研的打算。

而至于获得推免资格后,为什么不去外校,主要是因为在本校已经找到了我觉得足够好的导师。对我来说,立即着手开展相关的科研,更符合自己的定位和规划。

最后接收我的本校导师Boris Houska是我两门专业课《控制原理》和《数值分析》的任课老师,来自德国,主攻控制、优化等方向。同个课题组里有两位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学长,其中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姜育宁学长花了很多时间指导我和郑毅同学(与我同届)一起完成了暑期的科研实践课题,在这些经验基础上,我以第一作者身份参与工作的论文《Distributed control algorithm for vehicle coordination at trafficintersections(分布式路口车辆最优协调控制算法)》已经被今年在塞浦路斯城市利马索尔举行的欧洲控制会议(ECC)接收。我即将于6月前往会议进行口头报告。

对我来说,经过本科阶段众多课程的学习,让我感觉Boris的研究方向不仅能让我重新深入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还能让我触及到许多与实体产业息息相关的问题。

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上科大的硬件条件都非常完善。研究生每人都能有自己的独立工位,图信为全校师生购买了许多必备的专业软件正版授权以及工程师支持乃至培训服务,各大科研文献数据库也很少遇到没有购买授权的。这种舒心的资源体验,是十分少见的。如果科研做累了,刚成立不久的创艺学院也正带来源源不断的各种文化活动。

就地理位置而言,整个张江的技术氛围也很不错,从学校东门出门走8分钟,就能到达时常举办前沿讲座的阿里巴巴创新中心张江基地、张江-英特尔联合众创空间,更不必说2018年年末13号线通车后,从学校东门出发,即可尽享整座城市的丰富资源。

当我行笔至此,问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时,我觉得有一句既适用于自己,也适用于整个上科大的一句话:“放宽视野,正视差距,不断寻找挑战”。

SegmentFault 编程马拉松

创艺学院讲座提问环节